清晨,开车途中,听起了《蒋勋七讲》中的第一讲,每天留出18分钟来读诗。
于是,我听到了这首月圆夜,蒋勋读的诗:
《愿》
蒋勋
我愿是满山的杜鹃
只为一次无憾的春天
我愿是繁星
舍给一个夏天的夜晚
我愿是千万条江河
流向唯一的海洋
我愿是那月
为你 再一次的圆满
如果你是岛屿
我愿是环抱你的海洋
如果你张起了船帆
我便是轻轻吹拂的风浪
如果你远行
我愿是那路
准备了平坦
随你去到远方
当你走累了
我愿是夜晚
是路旁的客栈
有乾净的枕席
供你睡眠
眠中有梦
我就是你枕上的泪痕
我愿是手臂
让你依靠
虽然白发苍苍
我仍愿是你脚边的炉火
与你共话回忆的老年
你是笑
我是应和你的歌声
你是泪
我是陪你的星光
当你埋葬土中
我愿是依伴你的青草
你成灰,我便成尘
如果啊!如果——
如果你对此生还有眷恋
我就再许一个愿——
与你结来世的因缘
每听他读一次,我都会哽咽,尤其是当读到最后一句:与你结来世的因缘。
是因缘,亦或是姻缘?
或许当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想到的总是爱情吧。
但蒋勋先生的解读,却让我对这首《愿》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是一首更适合在月圆夜读的诗,“圆”或者是“愿”,同音不同声,但都代表着希望和美好。
当我们把视野放到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后,当我们把视野放到一个寻找失散的孩子而迷茫绝望的母亲,当我们把视野放到一个没有了亲人只能被寄养或者送去孤儿院的娃娃……
再去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又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如果你对此生还有眷念,我就再许一个愿,与你结来世的因缘。
或许今生你我无缘,或许因为战乱,因为意外,你我再也不能见上一面。
或许你我今生缘已尽,或许你我就此失散,或许你我再也说不上一句话,也道不出那句想念。
但……
在心中,那最深的存在,一定有一份希望,有一份想念,有一份爱和牵挂……
来世,你我再结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