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与复原阅读第十四天

今天的阅读内容是第五章受虐儿童之双重思想、双重自我。

在受虐环境中成长的儿童依旧需要依恋关系、需要安全感、需要自我感,而她生存的环境是漠视、残暴、不安全、无助,为达到保存她与父母的基本依恋关系,她会采取各种心理防御,一是把虐行排除在有意识的感知和记忆之外,好像虐行没有发生过。二是淡化、合理化和原谅,好像虐行并非虐行。在这种状态下,儿童会发展出解离状态的能力,形成分裂的人格碎片。

也不是所有的儿童都能掌握利用解离改变现实的能力,她必须对无法逃避的虐行进行诠释,这时候孩子会很自然的认为这些都是因为她天生就是坏的而引起。这个解释会让她保有一种意义、希望和力量的感觉,认为只要改变自己的坏就能赢得父母的关心和保护。而这种自我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自我,就算生活中很成功,她也会视那个自我是虚伪和失真的,自己天生就是坏的这种自我认同会一直存在,这双重的自我互相矛盾,无法整合,无法形成统合的自我认同。因此,儿童在长期受虐的环境下, 分裂成为人格构成的主要原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