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水中的佛缘
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
碧玉连环八面山,山中亦有行人路。
青衣约我游琼台,琪木花芳九叶开。
天风飘香不点地,千片万片绝尘埃。
我来正当重九后,笑把烟霞俱抖擞。
明朝指袖出紫微,壁上龙蛇空自走。
——李白《琼台》
一句“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让这个浙东小城——天台,闻名遐迩。
“一座天台山,半部全唐诗。”作为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东西长54.7千米,南北宽33.5千米,面积1431.66平方千米。天台无疑是来浙江旅游不可错过之地。
作为《徐霞客游记》开篇地,天台被冠以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的称号,向来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而著称,山岩洞瀑各具奇韵,形成了古幽清奇的风格。或许一个不知名的山、一条平凡无奇的河中,就曾发生过一段神仙故事。
国清:佛教天台宗发祥地
始建于隋代的国清寺是久负盛名了。里面殿宇众多,佛像林立。
如来、观音、罗汉的金像上百座,形象各异,庄严嗔怒,置身其中,你才可能体会到佛殿的肃穆。可惜佛殿内禁止拍照,只供朝拜。
国清常年云雾缭绕,我去的时候正是正月初一,上香的高峰期,香火之旺,拜佛人之多,令人叹为观止。
永宁:“活佛”济公出生地
天台永宁村诞生了“慈悲仁慧”的济公,不过我游览的济公故居却并不在永宁,而是在赤城路上,可谓大隐隐于市,闹中取静了。
故居里有书房、卧室、佛堂等处,布置简单。或许是人为修筑过,故居里的园林风景极美,是江南特有的山水奇石。
如果在里面待得够久,还能碰到一位哼唱着“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的“济公”,穿着破烂袈裟、一把破扇、一个酒葫芦,从你身边经过。
琼台:刘阮桃源遇仙处
相比起闻名到日韩的国清寺,我个人更加钟爱琼台仙谷。和它的相识,源于一部动漫《万界神主》,提到了琼台仙谷是神仙飞升之地,就此激起了我的向往。
“五岳归来不看山,琼台归来不看谷”,琼台仙谷可谓是人间仙境。
去的前一天,刚下过一场雨。雨后的琼台山水,更显它的山之翠,水之清,恍若超脱物外。
相传,还有刘晨、阮肇在此采药遇仙,并与仙女缔结姻缘后悬壶济世的神话爱情故事。
石梁:天台归来不玩水
“石梁飞瀑挂山川, 瀑边芳草意阑珊。”石梁飞瀑的壮观可使周边山水失色。
朗润的崇山翠谷、灵动的溪流涧水间,“犀牛望月”“老僧入定”“千年睡狮”“万年龟象”“原始木荷林”“应真沐浴潭”等石梁景观星罗棋布。
运气好地赶上丰水期,从天而降一道瀑布,奔腾直下,是照片所无法传达的澎湃。
唐诗之路:文旅结合展风姿
天台的旅游文化气息极其浓厚。第一天下车,游客集散中心里最大的特色就是“和合”与“唐诗之路”。整条商业街弥漫着一股介于传统与都市之间的气息。
时间有限,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我,挑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店面——“天台度过”旅游文化体验平台,但也带给了我很好的文旅结合的旅游体验。
在其中,有香囊制作、“香道”和“罗汉供茶”表演、易筋经、禅宗道教、插花、染布、汉服旗袍等,诗意生活让人大开眼界。
和合:家庭爱情和顺源
寒山子问拾得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如何处之乎?”
拾得笑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在天台,感受最深的就是和合文化的熏陶了。寒山、识得两个笑容可掬、蓬头垢面的和尚,一手持荷叶莲花,谐音“和” ,一手捧宝盒,谐音“合”,已经是天台的文化地标。
听导游说,天台部分村镇里,如果采用传统的结婚仪式,往往会供奉和合二仙之像,取家庭和睦之意。
美食:小吃风味自独特
天台的风味小吃、山野饮食特别受到青睐。
风味食品以米粉类、麦粉类为主。麦饼、五味粥、清明节的青饼、饺饼筒等,与其他地方名同菜不同。
更有“十六会签”,作为天台传统宴席,由冷盘十六碟、热菜十六碗、茶点十六种组成,可惜无缘一尝。
天台人也是热情好客的主,无意踏入不知名的山水游览结束后,山脚、村头的人们都会招呼一声,在家中备上一份年糕或面食,供你解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