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看诗词大会,引起了全民读诗背词的高潮,我的书架也多了几本新书与原来的《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作伴,家人兴起了一阵夹诗带词的清风。但是这还没几天呢,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回到家里有回归了以前的"平静"。看来一个习惯的养成是多么不容易呀。
有人说学习就是找到一个有点吃力,然后还能忍受的点,小心坚持,才可能有所进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个习那是温习的意思,学习然后去温习,有什么值得乐的。习,繁体写作"習",意思是小鸟倒飞,日有所进。就是学习而且有进步,才是值得高兴的事。
怎样爱上学习这个好习惯呢?人总是会寻找舒适的状态,一个葛优躺在沙发上转换着电视频道,看起来是要比在健身房大汗淋漓来的舒适。但是,我们毕竟是人,是会思考的。我一直比较推崇那种经过长期努力得来的成果,而有点看不上随便一搞就能获得的成绩。大家都听过说一个实验,就是把一块好吃的糖果放在小孩前面的桌子上,告诉他一个小时后如果没有吃掉的话,他会获得两块。然后科学家在时间结束后对参加测试的小孩进行了几十年的跟踪,发现那些当初能够得到两块糖果的小朋友,成人后获得成功的几率是当时吃掉糖果小朋友的好几倍。其实这样的实验,有很大的漏洞,因为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很难通过几十年前的一件事情来说明什么。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个事例要告诉我们什么,就是开启心智,做一个管得住自己的人。
一个良好习惯的形成,不光是管得住自己的问题,而且是需要长期的管住自己。然后使自己无时无刻都有所约束。孔子他老人家十五岁至于学,到了七十岁才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程度。当然他老人说的的时刻符合规矩。我们今天也就简单说下小小的习惯。
还是拿背诗词来说,小时候很多人都喜欢背,因为背的多可以获得表扬。长大了背英语也是这种心态。虽然知道了什么记忆曲线等等知识,却总想不起来把原来背过加深一下记忆。就这样到了今天,脑子空空,看到舞台上一个个牛人的表现,真是悔不当初呀。
很多人总是以我们现在已经老了,再也没有那么好的脑子为由,甘于做一名吃瓜群众。殊不知如果今天开始努力,后天吃瓜群众可能会少一个的,如果不努力那只能继续在众人中间继续吃瓜了。
怎么开始呢,首先要看到目标。然后是踏实前行,在别人喝啤酒的时候,我们会看会书,听会讲座。比别人早醒一会儿,晚睡一会儿。然后一步步打基础,让知识早自己的脑子里碰撞,缔结出智慧的叶花。
甘于寂寞,是为了摆脱内心的孤独。当同样的作品在自己的眼中产生出不一样的世界的时候,我们还在路上。
当学习进步成为一种习惯,我们才会发现,原来我们只要上好了发条,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这是我们才会体会到老子那种无为,其实是无所不为。魏徵在劝戒唐太宗时也说,"事贵因循,何必改作"。因循就好,只不过不是自己的循,而是应该的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