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梦想的故事,我听到过很多,但是关于没有梦想的人生,我听到的更多。
因为不知道梦想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我们找不到的时候,有各种外界力量帮我们去找,比如说:中国好声音上你随便问一个,梦想都是唱歌之类的,同一个梦想被抬上桌面说的时间久了,再加上出了一些乌龙以后,广大网友就开始讽刺,成为一个歌手的梦想就在很多人眼里成了笑话。
我们总以为梦想是一个很大的目标,是那个要穷尽自己大半辈子才能达到的云端,是那个花费一生光阴都可能触碰不了的远方。所以,渐渐的梦想成了佼佼者的代名词,一个人的一生如果很平凡,似乎梦想就跟他没有多大关系了。
你走在大街上,你会看到有卖奶茶的、小吃的、卤肉的、跑步锻炼的等各式各样的人群。你去问他们有梦想吗?很可能你的答案和他自己本身的答案是一样的------没有,因为我们的固有思维告诉我们,梦想不应该是这么平凡的生活。
但人上一百,梦各千秋啊,怎么能用一个标准去评判形形色色的人的梦想呢。
我大学时候的一个阿姨,天天在寝室门口摆摊,一大清早起来卖早点,中午卖盒饭,晚上卖卤菜。天天忙的好开心,她说她儿子考上研究生了,她想攒钱给她儿子买房付个首付。你说她没梦想吗?
梦想是建立在能力基础上的,是个相对的概念。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她的梦想就是能做个正常的女佣。为了这个梦想,她努力挣钱捐门槛,到最后也没能实现,而和她同时代的人想做到这一点就非常简单。
工地的工人梦想也许就是一家人温饱解决,还能一起坐着风轻云淡舒舒服服喝个茶,可对于一个有钱人而言,这根本算不上梦想。
因为这些贫富差距,因为某些先天就已经决定的因素,因为能力上的强弱,让很多人不敢谈及梦想,甚至觉得自己压根就没有梦想。
其实,梦想谁都是有的,只不过是大小的问题。大梦想偏向成就,造就了一小批别人眼里的孩子,小梦想偏向情感,诞生了一大批朝九晚五的普通人。
我们不能去嘲笑一个农民伯伯说“我就想出国去看看。”也不能去讽刺一个大富翁说“我就想过下田园的生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梦想就开始和钱挂钩了,你没有钱,别人会嘲笑你有梦想有什么用?会讽刺你梦想能当饭吃吗?久而久之,你会开始否定自己的梦想,直到有一天你终于有钱了,别人问你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你说:“因为我不想被瞧不起。”也许原来的梦想真的不在了,可这么多年你所努力的动力不就是你的梦想吗?
因为梦想才有动力!
努力的去学习,去挣钱,天天忙着买房子,还贷款,成了房奴、车奴也不要去嘲笑自己没有梦想,在一个城市站稳脚跟,能给家人一个温暖的小窝,梦想也许不大,但这个梦很幸福!
我们执着于一句话,执着于一本书,执着于一个人和执着于一个梦想没有区别。这代表在我们心里都有一个想要达到的远方,对于你而言,这件事是需要你去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情就可以是你的梦想。
当然我们可以去佩服那些有明确梦想的人,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否定自己。怕的不是别人来对我们的梦想指指点点,最可怕是我们自己去拿别人的标准评价自己的梦想。
你看我们的父辈,梦想就是简单的衣足饭饱,不是照样成了我们心里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