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比天下任何人都期盼自己的子女健康优秀,我也不例外。作为父母担心子女走弯路,担心他们的安全,担心他们的生活,担心他们的学习……担心子女一切的一切,我们自我认为是爱孩子。
但父母以自己的方式关心子女,他们是否领情,是否愿意接受呢?
我遇到了付出爱心却不被领情的事。儿子今年上初二,星期天一到家,就拿着手机,让他学习也不反对,嘴里说好,等你忙完一阵子想起来了,还在看手机或者打游戏。心里又急又恼,想着都上初二了,这是能否顺利升入重点高中,这最为重要的一年咋还不知道学习,作为家长你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果看到你非常生气就极不情愿把手机放下,去把书拿来。过一会儿,又转到儿子身边,一看,又在打游戏,气的你直想动手。不行就把手机收了,陪着他做作业,可陪着效果甚微,只要我有事一离开,电脑就会再次被打开。
一次和同学谈及儿子的学习,我说,假期到现在,我和儿子在一块儿,不想肢体接触都难,想着他也不小了,总是忍着不动手,但实在太气人了。
想一想,现在是孩子的叛逆期,越打越逆反。先放一放,不管他,让自己也冷静冷静,想想问题的症结。静下来一想,发现有问题的不仅是孩子,更是自己对孩子要求的太高,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作祟,唯恐孩子学习不好,上不了好的学校,将来没有好的工作,就这样以爱的名义,以自己的方式,以过来人的方法去关心孩子,方法直接,甚至有点粗暴。
记得一次月考数学不好,妻子说了他两句,直接得到了“我就不想学了”的答复。妻子也不示弱的说:“不想学就不用上了,回来吧。”言语中含着威胁,想逼儿子妥协。可得到的却是“不上,就不上”的回答,直接无招了。
看到这种情况,我赶紧制止了妻子,孩子自认为长大了,有自己的思想,同时也渴望被尊重,再也不是言听计从的孩子,再也不是可以随便操纵的“棋子”了。每个人都希望被人尊重,那我们就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要蹲下身放下架子,换个角色,找个机会,以朋友的身份谈一谈。
周日晚上,送他去学校的路上,我说:“马上就快到学校了,到校可不能像在家那样,光知道玩。你也说过某某在学校里玩做的不对,咱可不能像他那样啊。”儿子停了一会儿说:“知道。”下来一路无语,
看来还是没多大效果,这个“知道”和玩手机时回答的“好”又有什么区别,再找机会吧!
又一个周六上午,找个机会谈了很长时间,才知道最近一段时间数学听不懂,本来想自己想办法解决,但又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孩子本来就烦,加上妻子不断热情“关心”,就更烦了。知道了原因,我给出了两点建议,看儿子若有所思的答应了,我拍拍他的肩膀说:“放心吧,儿子,试试应该没问题的。”
几周下来,没有太多言语。
上周儿子回来说,我最近才知道了学习的乐趣,开始慢慢喜欢上了学习。
听了孩子的话,我内心欣喜之余,还有一个领悟:叛逆期的孩子渴望被尊重,渴望被认同,渴望被理解。渴望我们作为朋友走进他的内心倾听他的苦恼!
如果爱他,就先学会去沟通,学会倾听!不能以爱的名义,以自己的方式去“关心”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