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网友推荐加入在闲事的观看清单中,刚好下班翻了几个平台都没有想看的新剧,便去观看清单里找,然后就打开了这部08年的老剧。刚开始是不太习惯这种叙事方式的,用女主视角叙事但又很多上帝视角,还又很多旁白,而且第一集就是女主死,我当时觉得女主没必要死,后面到倒数几集补充了故事叙述才发现女主的死是合理的。剪辑果然是让真实信息在不全面的情况下影响你对事情的,位置全貌,不予置评果然是人生至理名言。不过反正能够1.2倍速看,至少现在新剧我都2倍速还嫌拖沓。别人推荐也主要是后期的商战,综合来说,还是很推荐的。女主的很勇敢,不管是工作还是爱情,而且很单纯(是指她天然的不需要悟得那份通透)。
故事讲述了一个鬼才归隐时遇到红颜知己并为给她一份礼物而创造一个扶贫的神话的故事。丁元英从一个小镇做题家到中国首府大学学子再到德国留学读研并成功在德国打拼十年,然后做私募基金,帮助外国人从中国捞钱他不愿意做下去便毁约,被冻结三年资金,这三年他只想找个清静的地方避开人群。下属肖亚文为了想能够保持一份联系,便飞奔德国找她的同学芮小丹让她帮忙,在芮小丹的老家给他找了个房子。一直保持相安无事,有一次芮小丹在他家听了一次音乐就对音响着了魔,寻遍了古城大大小小的音响店,想配一套一摸一样的。由此结识了叶晓明(音响店老板)、刘冰(音像店老板)、冯世杰(汽车店音响发烧友)三人,冯世杰老家是贫困县的贫困村,他知道丁元英这样的高人不常有,就想方设法想要搭上线让他指条明路。芮小丹知道自己留不住丁元英,她想要多留他一段时间,也想让他送一份礼物证明他曾经那么爱过她,便让丁元英以冯世杰老家为地点创造一个扶贫神话。丁元英通过考察便拉欧阳雪(饭店老板,芮小丹的朋友)、叶晓明、冯世杰和刘冰组了个公司,北京格律诗音响有限公司。村里建立个体户,每道工序上游卖给下游,现金交易,农民自己把控产品质量,不然下游不会收就会砸手里,这样很好的让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监督管控,避免了小农思想的内斗。然后去北京开店,去德国搞各国评测,去参展。然后大幅降价碰瓷行业龙头乐圣从引发官司扩大生产,逼得乐圣不得不合作实现三赢局面。
里面的人物很饱满。女主芮小丹有德国永久拘留权,还有好友饭店的分红,衣食无忧但是回国当警察。他跟男主的对话里提过,在国外你是少数,你有优待,但你没有归属感,在国内的人是体会不到的,因为在国内你就是主流,在国外你永远融入不进去主流。芮小丹的经济条件让她有机会保持一种理想主义,她可以任行,她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放弃德国居留回国当警察,在当警察期间开警车去逛音响店以致被停职,想要就立马去做,爱上了就不管不顾去爱不求结果。她追求站着跟丁元英对话的能力,她如丁元英所说的是不需要悟天性就已经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高境界的人。
肖亚文是职场的精英,她惜缘随缘不攀缘,做到因上努力、果上随缘最终抓住机会成为了格律诗的实际掌权人。她给丁元英当过助力,知道这是一个鬼才,想尽可能的多跟着他学点东西。所以他才会把他安排在自己好朋友的城市,希望能够保持一份联系,然后机会来的时候也能过快速想通并抓住。不仅是丁元英让他去打官司还有在官司不知道输赢前另一家公司想要以650w收购格律诗,她也在三四个小时内悟出人家的用意。在打官司的时候还说了一段话,“市场经济的依存关系不等于资产权利的隶属关系,如果对方律师认为两者属性等同,请你拿出法律依据。扶贫不是给予,不是慈善,是向农民输入一种市场经济的生存观念,建立市场经济的生存方式,丁元英先生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才从产权的根本上让农户独立。王庙村穷是客观条件,过去几十年输血式的扶贫为什么越扶越贫?就是因为农民在等救世主。丁先生用产权独立的方式告诉农户,从来就没有救世主,要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靠农民自己。转变了观念的农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正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很漂亮。
丁元英说没有真正的救世主,扶贫也不能真正有效果,所以他从不给村里农户太过的期待,让他们自己开作坊,能够给格律诗供货也能给其他企业供货。而叶晓明、刘冰和冯世杰三个人,是那能扒在井沿看一看的人,人不能接受从井沿看到了外面的繁华再跌下去,所以刘冰会自杀。而扒在井沿看能不能跳出井口,就要看个人,但是个人的文化属性也就是认知注定了能跳出进口的人不多。他们三个自己主动找丁元英指生路,能够主动去争取并抓住机会。但他们的认知让他们并不能理解丁元英的操作,而丁元英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的心态也不屑跟他们解释。这就导致了他们并不信任丁元英,在格律诗打官司的时候立马退股。不仅是认知,还有信任,也有他们的试错成本问题,他们输不起。所以阶层的跃升是何其难,认知和试错成本就是很大的坎了。而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底层人有多大的勇气去盲目的跟随一个自己也不确定他实力的人呢。
在丁元英和芮小丹的相处中,有一次芮小丹要去找她爸,然后丁元英不能去送。芮小丹先说的不让送,但是丁元英还是说了他去送不了。芮小丹说我都说了不用送了,你为何不顺势答应说点好听的,一定要再说出来你不会来送我来不了呢。丁元英说“这就是圆融世故,不显山不露水,各得其所。可品性这东西,今天缺个角,明天裂条缝,也就离塌陷不远了。”我喜欢这个答案。里面佛啊道啊天主啥的我反正也不懂也没有啥认同感,但有些台词确实是挺有道理的。
商战是大家都主推的,最精彩的部分。我的认知并不太能够很好的消化,但是确实丁元英站在一个布局者,一开始就想好了一切,真的做到了走一步看三部。个体工商户的生产,责任体的明确划分,会议的纪要和签字,用低价格引起市场对其他企业利润的质疑逼乐圣起诉,然后通过官司让大家知道低成本高品质,又让乐圣也能够通过合作获取更低的成本,让农村个体户有多个销售渠道。但也因为这样是扰乱市场的,是杀鸡取卵的破坏性开采引发争议,还间接造成了两条人命,虽然都是自杀。希望过段时间再看,我能够有更深刻的认知吧。也幸好现在社会,网络的发达,观念和认知都可以有接触渠道可以改变。多读书吧,很多历史案例里面有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