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直达另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唯一途径。只有在深爱另一个人时,你才能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本质。通过爱,你才能看到所爱的人的本质特性,甚至能够看到他潜在的东西即他应当实现而尚未实现的东西是什么。只有通过爱,才能使你所爱的人实现他的全部潜能。通过使她认识到自己的所能和应为,他就会实现自己的潜能。
•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即使在看似毫无希望的境地,即使面对无可改变的厄运,人们也能找到生命之意义。那时重要的是,能够见证人类潜能之极致,即人能够将个人的灾难转化为胜利,将个人的厄运转化为人类之成就。当我们无法改变客观现实时,比如患了不可治愈的癌症,我们就面临着自我转变的挑战。
•人主要关注的不是获得快乐或避免痛苦,而是看到其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为什么甚至准备着去受苦,在这个意义上,他的痛苦有了意义。
•人需要做的,不是像某些存在主义哲学家所教导的那样去忍受生命的无意义,而是忍受自己不能以合理的方式去把握生命之无限意义。意义比逻辑要深刻得多。
•我觉得生育不是生命的唯一的意义,因为要是那样的话,生命本身就没有意义了。本身没有意义的事情,仅仅通过使其延续下去,并不能赋予其任何意义。
•生命中真正短暂的是潜力,一旦潜力得到了实现,那么再实现的那一刻它就成为了现实。它们被保存下来,成为历史,在那里它们得到了救赎,免除了短暂性。因为在历史中没有什么事情的失去是不可挽回的,所有事情都无一例外地得到保存。
•这样,我们存在的短暂性并不会使存在变得没有意义。但它的确构成了我们的责任,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们是否意识到必定短暂的可能性。人们总是在多种现实可能中做出选择,哪些可以不予理会,哪些应当努力实现,哪个选择一旦成为现实就变成了时间驿站中不朽的印记。在任何时候,人都必须决定哪些可能性将成为他存在的纪念碑。
•通常人们只想到短暂性本身,而不去想它之前有过的丰富果实,他曾经历的快乐和痛苦,曾经做过的许多事情。那一切都不会被否定,也不会被忘却。我应该说,曾经存在是最为确定的一种存在。
•悲观主义者好比一个恐惧而悲伤地看着墙上的挂历每天都被撕掉一张,挂历越变越薄的人;而积极地应对生活问题的人好比一个每撕掉一张就把它整整齐齐地摞在一起,还要在背面记几行日记的人。他可以自豪而快乐地回忆日记中所记下的所有充实的日子,那些他曾经有过的全部生活。即使他意识到自己老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没有必要嫉妒年轻人,更没有必要为虚度的青春懊悔。他为什么要嫉妒年轻人呢?嫉妒年轻人所拥有的可能性和潜在的远大前程吗?不,谢谢你,他会这么想,我拥有的不仅仅是可能性,而是现实性,我做过了,爱过了,也勇敢地承受过痛苦。这些痛苦甚至是我最珍视的,尽管它们不会引起别人的嫉妒。
•快乐是而且一直是一种附加品,如果这种附加品本身成了目的,反而会受到减损。
•幽默感 自我审视能力 矛盾意向法
•人不是完全受到限制和决定的。人是自己做出了是屈服于环境和条件还是勇敢挑战那些环境和条件的决定,换句话说,人最终决定着自己的命运。人不是简单地活着,而是时时需要对自己的前途做出判断,决定下一刻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的生命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他有能力超越这些条件。人能够力所能及地改变世界,并在必要时完善自我。
•光说人有自由还不够。自由只是故事的一半,真理的一面。自由是人的生命消极的一面,而其积极的一面就是责任。实际上,如果人不能负责任地生活,那自由会堕落为放任。
•人不是众多事物中的一种。事物相互决定对方,但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他成为什么,在天赋与环境的限度内,是他自己决定的结果。比如在集中营,在活人实验室,我们亲眼木渎诱人像猪猡,有人像圣人。人的妹子们里,这两种可能都有。最终表现处哪一种,是决定的结果,而不是环境的产物。
•说到底,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毒气室是人发明出来的,但是,心中默默祈祷着上帝而进入那些毒气室的也是人。
•三种重悲剧包括以下三种因素:痛苦,内疚,死亡。在上述情况下,人怎样才能乐观地生活下去?虽然生活充满了悲惨的因素,但它如何能够保持潜在的意义呢?总之,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仍然对生活说是。
•人类总是有能力(1)将人生的苦难转化为成就
(2)从罪过中提炼改过自新的机会
(3)从短暂的生命中过去负责任的行动的动力
•对于行为来说是这样,对于三位一体中的另外两个因素,即信任和爱也是这样,它们也都不可能通过命令获得。
•幸福也不是能够强求的,它只能是结果。人们一定要有理由才能幸福起来。一旦找到了那个理由,他自然而然会感到幸福。人类不是在追求幸福,而是通过实现内在潜藏于某种特定情况下的意义来追寻幸福的理由。
•做个类比,让我们看一场电影:它由成千上万个镜头组成,每个镜头都是有其含义和意义,但是在看完最后一个镜头之前,整个电影的意义是不能确知的。但是,如果我们不能理解每个镜头的意义,那么对整个电影的意义也就无法把握。生命的终极意义难道不也是这样?只有在濒死之时人们才能揭示生命的全部意义,而这种终极意义也有赖于生命过程中尽其所能地实现每个单一情境的潜在意义。
•对意义的认识在我看来最实在不过,就是意识到了现实背景下的某种可能性,或者通俗地说,意识单给定情境下能够做些什么。
•人是如何找到意义的呢?我们能做的,不过是研究那些看来找到了生命意义的人和那些没有找到这种意义的人的生活。
•找到生命之意义有三个主要途径:
第一是创造或从事某种工作。第二是经历某种事情或者面对某个人。不仅能从工作中也能从爱中找到意义。最重要的是第三个途径:即使是处于绝境的无助受害人,面对无法改变的厄运,仍能自我超越,并且以此改变自己。他能够把个人悲剧转化为胜利。
•生命的每时每刻都包含着死亡,而每一时刻都不会再重复。那么,生命的这种短暂性难道不是使我们尽量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刻的最好提示器吗?它肯定是的,因此我提出一个忠告:尽情享受你现在的生活,就像是在活第二次,不要像你的第一次生命那样,错误地行事与生活。
•在过去,没有任何事情是不可逆转地失去了的,恰恰相反,每样事情都被珍藏得很好。当然,人们一般只看到生命的短暂,而忽视和忘记了过去的辉煌,在那里他们收获过自己的生命:信守的诺言,付出的爱及勇敢而有尊严地忍受活的磨难。
•没有任何理由去怜悯老年人。相反,年轻人应该嫉妒老年人。虽然老年人没有了机会,没有了将来的可能性,但他们拥有比这多得多的财富。他们拥有保存过去的成就,那些他们已经实现了的潜力和已经完成了的意义,而任何事情,任何人都不能从过去夺走这些财富。
•生命之意义简直就是无条件的。无条件的意义伴随着每个人无条件的价值。正是这种价值使人的尊严具有了持久性。正如任何情况下生命都具有潜在的意义一样,每个人的价值也一直与他同在,因为这是基于他过去实现了的价值,而不论他现在是否还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