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代,有一个很好用的功能叫做“地图导航”,如果你想要去到某个地方,只要在手机上搜索一下,软件就会给你指出如何到达那里,包括步行、公交车、打车等等不同方式,还能够在你上路之后帮你不断进行调整。
而就在不到10年之前,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我还必须先在屋子里的电脑上,使用浏览器查看地图,记下行走路线,若一旦在路上忘记应该怎么走,就很可能一下子迷路了。
我觉得,人生,和这个导航非常相似。而个人管理,就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导航。
使用导航,有什么特点?比如,你想去某个地方,一定需要这个地方的名称吧?当确定地点名称之后,就可以找出ABCD几种不同的路线;确定路线之后,开始上路,如果中途遇到拥堵路段,则需要修改路线,改变方案;顺利到达目的地之后,可以回顾一下这一段路程走得如何,是否犯了什么错误,是否有可以避免的坑。
人生也是如此。目的地就是我们的目标;行进路线,是我们的计划;上路前往目的地,是执行;到达目的地之后,回顾这一路的事件,是反思。
可惜的是,太多的人,生而不知道自己要去往何处。我们大概只能明白,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但是中间的这几十年时间,我们能做点什么?那个“终极三问”很可能令我们穷尽一生也回答不出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的顺序,如果颠倒一下而发问,或许会有新的突破也说不定。
那么,不妨先问下自己,我要到哪里去?
1.目标
目标其实就是人生选择。你选择成为什么?
如果你既想要成为科学家,又想成为企业家,既想要成为艺术家,又想成为发明家,这些选择并不是不可以,而且世界上也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人。远的如爱迪生、达芬奇自然不必细说,近的比如两度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的欧文·拉兹洛,15岁夺得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亚军,27岁转向哲学研究,之后任纽约州立大学哲学教授,又创立国际布达佩斯俱乐部……
“既想……又想……”是一种斜杠青年的追求,但这种表达方式是结果指向的,而非过程指向,这样容易令人误以为事情是并行发生的,从而导致目标破产。“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一个人在设立目标的时候,最好只指向一个,因为人的意志力、注意力是有限的。就如改变自己的习惯一样,如果从明天开始决定要培养成5个新习惯,很可能30天后,几个习惯都未能养成,如果只决定培养1个习惯,执行起来就容易得多。
“先做……后做……”才是斜杠青年的正确打开方式。人生可以有很多目标,但每个阶段,都要交给一个目标来主宰。古代的皇帝,立太子必然只立一个,没有立两个太子的;古人三妻四妾,但正室只能有一个,不能有两个。古人的智慧值得借鉴。你选择成为什么?比如鲁迅,课本上说: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三个名号,必然不是鲁迅最初的目标,他的目标不过是:治人之身,不若治人之心。他弃医从文,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唤醒人们的意识。
所以,先去做一件事,达成了,再去做另外一件事。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感慨人生太短。孔子光是学习易经就意识到时间不够用,恨不能向天再借五百年。世界上有太多的人,一辈子做不成一件事。没有明确的目标,很容易就被琐事淹没,被生活拖垮。
你选择成为什么?你只能有一个选择。
人生选择,往往要和天赋联系在一起。运动天赋、艺术天赋是容易被人提起的两件天赋。天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究竟是先天自带的,还是后天可以修改的?有句话说,以你努力的程度,根本轮不到去拼天赋。这似乎意味着,天赋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在《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里,摔跤手马哈维亚发现了女儿打架的天赋,想要把她们培养成摔跤手,但两个女儿根本无法承受魔鬼般的训练,直到她们以逃避为目的参加别人的婚礼庆典时,新娘的一番话让她们醒悟:对她们来说,成为摔跤手,是最好的选择,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所以,当你有了天赋,但不愿意努力,又能怎样呢?整件事情的关键,只不过在于“选择”二字。
“物竞天择”放在这里真是一个极好的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时候人们并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天赋。那么就先努力,当你的选择,和上天的选择不谋而合的时候,就成功了。借助潜意识的力量也许可以让人更笃定,但事实上很难操作。潜意识的力量,是一种状态,很难通过别人的教导而学习,比如书上说某个人想要得到一样东西,这样东西他无力承担其费用,于是通过潜意识的力量,每天通过默念、祈祷,最后他真的得到了。这种事情也许真的存在,但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你到底选择成为什么?是小时候想的科学家、医生、艺术家,还是三十而立想的迎娶白富美、出任CEO、走向人生巅峰?有时候,这些都不是真正的选择,因为我们不知道它们意味着什么。在作出选择的时候,你必须明白,它意味着什么,你能够做的是什么。
往里找,是发现自己的天赋在哪,这是较为困难的,很多人活了大半辈子都不明白自己有什么天赋。如果往外找,就变得较为简单,其实就是寻找目标。伟大的目标有两种:一是解决痛点,二是创造起点。看看现在很多杰出的人物,都是在做这两件事。被作为经典案例的airbnb发源于解决痛点;电子商务、共享经济在解决痛点的同时创造了新的起点;埃隆马斯克的火箭计划,为的是解决火箭成本过高的痛点,他设想人类未来可以旅居火星,则是在设法创造起点。因这两件事而取得成就的人实在太多了。
所以目标聚焦在一点上,更容易发力,它要么是痛点,要么是起点。这同时也是个人的选择,有时候,一个点甚至足以令人耗费一生精力。怀尔斯在10岁的时候,在书店里看到一本书,写的是费马大定理,那个时候,他就做出选择,要解出这个难题,而这个难题的解答用了他几十年的时间,当然,相对于数学的历史,这算是很伟大的举动了。
如果说非要找到自己的天赋才能出发,很可能蹉跎岁月,因为那些不符合你天赋的事情,你都可能选择不去做。在这个学科交叉、知识融通的时代,当在一个领域做到顶尖之后,往往和另一个领域合并起来,就又是另一座等待攀爬的高峰。而且,天赋如果不是经由别人发掘,而靠自己去发掘自己的天赋,往往已经过了最佳时段。比如很多人觉得自己有音乐细胞,但是往往已经到了十几二十岁,他们哪怕再有天赋,也比不过那些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弹钢琴的童子功了。
而有时候,目标的选择,往往是跟自己的生活经历相关的。有的人是为了弥补缺憾,有的人则是有所追求,脱离了自己的生活实际而去谈天赋,有时候反而不得要领。目标的选择,有时候就是冥冥之中出现和决定的,它可能早就在你的生活当中酝酿,只等待被落实的那一天。
2.计划
计划赶不上变化。这个世界不是我们自己独裁的世界,不是一个任自己为所欲为的世界,所以,噪音、干扰、不可抗力,这些事件都在扰乱我们的计划。但我们不应该就此放弃去规划。
找到目标,然后规划人生。计划,就是将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比如说,要解开费马大定理,需要做什么?这个疑问的回答,就是去分解目标,收集解题所需要的目标工具,一一掌握它们。人类怎样才能旅居火星?这是个大难题,埃隆马斯克现在做的,就是先让上天变得便宜。分解最终目标,变为一个个的循序渐进的小目标,然后继续分解,各个击破。
目标越远大,计划也就越长远。所以很多人不推荐只做一年的规划,而应该做5年到15年的规划。至于“百年老店”这样的规划,最好就是先让自己成为“5年老店”“十载老店”再来谈。熊谷正寿为自己做了15年拥有上市公司的计划,这是他20岁所做的事情,到了35岁实现了这个目标。舍费尔把财务自由的目标定在1000万,时限是7年(设定7年是假想原本10年的计划提前3年实现)。河佑锡提出“5年决定你的一生”,建议规划好接下来5年的时间。(这几个例子分别取自这3个人的书,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记事本圆梦计划》又名《你的时间有限,不要为别人而活》、《财务自由之路》、《5年决定你的人生》)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10年前,其次是现在。10年以后,你就能收获一棵大树,但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保证树苗能够健康成活。这10年之间,你应该做点什么,可以令这棵树茁壮成长?这就是计划。
计划的关键是什么呢?那就是,精确到每一天做什么事情。将一个长远的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目标、年度目标,再把年度目标,分解为月目标、周目标等等,再具体到如果每一天具体完成什么事情,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期待能完成的小目标。量化,或者进度条,有助于我们更加直观地看待我们完成目标的程度。
计划需要在进行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直到符合自身的能力水平,以及符合目标的完成期待。
你选择成为什么?如何在未来的若干年中,安排时间以达到这个目标?
计划和时间往往是相联系的。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手账”从日本国流行开来,不论其形式如何,总是和每月、每周、每天的时间安排相关。在每一天的活动中,以半小时为单位进行划分,是比较常见的做法,半小时也正是一个“番茄时钟”的时间,即是每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
除此以外,对时间的记录和检视,也是值得做的。上周的现在,我在做什么?如果每个人以这个问题问问自己,多半是答不上来的。这种情况下,对时间和事件的记录就显得有必要。我们必须知道我们过去的时间里究竟做了什么事情,那些事情是否足够重要,否则应该如何进行自我调整。
把一天的24小时,除去睡眠的那些时间,剩下的以半小时为单位,规划自己每一天的工作、生活,记录自己的活动,在第二天早上回顾自己昨天的行为,为新的一天做好更强大的规划。这难道不正是古人所说: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吗。
计划就是为自己的目标进行铺路,让自己知道大概按照什么样的路线,可以有朝一日到达目的地。
3.执行
回首过往,我们常常容易发现自己在什么事情上一无所获、毫无进展。
比如10年前我开始接触Linux操作系统,又从而认识了Python编程语言,那个时候这门语言在热度排行榜上尚且常常处于第6、第7名这样的位置,而且处于巨大的变化之中,比如它的版本从2.5跳到3.0的时候,有不少语法规则发生了变化,虽然如此,Python常被推荐作为初学者的入门语言。到了如今2017年,Python的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由于大数据时代来临,Python在数据分析领域的潜力凸显出来。
但是知道这些并没有什么用。福布斯排行榜每年都在变动,但是跟大多数人没有半毛钱关系,每次看看自己的排名在60亿的位置停的稳稳当当,当晚终于能安稳入睡,成为大多数人的调侃。很多时候,知道某些事实,和做到某些事实,是很多人无法实现的跃迁。
在执行这方面的书籍,近年来《刻意练习》算是占尽了各大书单的重要位置。它说出了一些大实话,就是,如果你想要做出什么成就,不去执行、不去提升,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从新手到大师之路,就是刻意练习的道路,容不得拐弯抹角。这本书封底的上架建议是“成功励志”,是从“道”的层面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执行才是好的执行。
除了《刻意练习》,另外一本“李鬼”书籍《刻意学习》则是从“术”的层面告诉我们,要怎样去执行,提出了“N阶持续行动”,即10天的执行是1阶,10×10即100天的执行是2阶、1000天是3阶……以此类推。这个提法其实挺不错的,这样一来,我们不用管今天是元旦还是春节,反正只是持续行动过程中的一个普通的一天而已,以10天为单位,直接无视所谓的年月日,只要漏了一天的执行,就终究是少了一天。
在执行这方面,有很多好的书籍,诚然,只通过读书,是无法让人养成执行力的,因为我们自身存在着阻力,一旦阻力大于书本给你的动力,行动就消失了。所以,有必要养成习惯。讨论关于习惯的书籍,比如石田淳《从行动开始》、斯蒂芬·盖斯《微习惯》,或者面向创意人士的亚马逊出版的《管理你的每一天》等书。总之,将一件事的执行变成一个习惯,才有持续行动下去的可能。
执行的关键在于积累我们的能力和资源。《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一书说的正是这方面的事情,其实和“刻意练习”也是相通的。
说到底,还是那个老道理:“量变引起质变。”
4.反思
反思你的目标、反思你的计划、反思你的执行。
活在这个世界上,最要紧的事情当然就是赚钱了。然而,赚钱却不算是最重要的,它是一件“紧急而不重要”的事。为了不让“钱”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唯一的方法就是达到财务自由。财务自由是什么样的?舍费尔说:你想成为赚钱的机器,还是想拥有赚钱的机器?这句话值得仔细回味。资本主义的兴起,就是因为资本家拥有了赚钱的机器,而无产阶级成为了赚钱的机器。到了今天也一样。你有什么样的赚钱机器?当然,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都是人肉赚钱机,思考这个问题,只算得上一个开端。
把赚钱当作目标无可厚非,但关键还是做事。否则整天只想着钱、钱、钱,它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这个时代,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发展,人类世界可被机器代替的工作渐渐变多了。未来的世界,除了机器服务人,就剩下人服务人。人服务人,是未来我们能够找到的出路。具体来说就是“按需服务”,靠大量复制的制造业已然低迷,现在的教育、医疗在国内蓬勃发展,街边的餐饮店、理发店、手机店红红火火,这些行业的本质,就是“人服务人,按需服务”,也许这是打破人工智能迷局的一个点。
当然,“需求”有一个特点,就是“需求没有被满足”,或者“存在未知的需求”,这也是在第一节中提到的“解决痛点”或“创造起点”的目标。“解决痛点”也许可以靠大数据,而“创造起点”则需要创新。这几十年来,“交流”“交易”“交通”分别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从有线电话、BB机、按键手机到智能手机,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中国成为汽车大市场到手机打车、共享单车,这些都是解决痛点、创造起点的举动,一切都围绕着“信息”二字而动。包括现在的自媒体、内容创业,依然是“信息”二字。我们,正处在信息时代的风暴当中。
所以,反思,站在历史的角度,站在从过去看到现在、从现在看到未来的角度,我们才能够想得更清楚。未来的趋势是怎么样的呢?如何让自己的目标,和趋势结合起来,以演化出符合这个时代的能力?比如,在这个时代,我们已经很难知道当代有哪个著名的画家了,但我们很容易就能知悉,谁谁谁,是著名的图形设计师、平面设计师,而且像无印良品、优衣库等设计可以引起巨大的效应,这就是技术、思潮带来的时代变化,我们必须在时代当中找到未来的趋势。反思自己的目标,就是为了让自己的能力,符合未来发展的趋势。
当目标制定之后,计划也需要进行反思与调整。计划最容易变成浮云,因为做不到或者太容易做到,有时候则是因为不具体,泛泛而谈,有时候则是因为,把计划放在视线之外,忘记了有这么一回事。计划,应该结合自己的执行,进行调整。比如每一天反思自己昨天的计划进行得如何,而今天又应该如何计划;又比如反思过去一年的计划,在未来一年当中应该作何修改。
古人云:静坐常思己过。事情做得对不对,有时候没有标准,人很容易给自己找借口而回避。《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是不错的指引,它所列举的,就是7个好的习惯。对于计划执行的反思,是每天看看自己有没有达到自我要求的程度,是不是又虚度了一天。反思自己每一天的行为,是为了让自己对时间、事件的记录不成为无用功。这也是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写日记,因为日记起到提醒一个人每一天都做了什么事的作用。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提倡读书的作用?因为读书可以让人反思自己的行为,而行为是出于思维。反思有助于改变思维方式,这大概就是读书的作用。读书可以让人接触到新的想法,从而令人反思自己的所思所想,而不是成为一个井底之蛙。读书,是反思的一个极好的来源,如果不进行反思,则读再多的书,也无济于事。
文/似或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