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汐晨姑娘
01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些事情你越想逃离,命运偏偏让你如期而遇。
就比如说,老师上课提问人回答问题,你不知道答案,把头垂得低低的,生怕老师的目光扫过你,结果老师还是一字不差地叫出了你的名字。
还有就是在正式的场合讲话时,你多次暗示自己不要紧张不要紧张,结果还是紧张的两腿颤抖,手都不知道往哪放。
这就是怕什么来什么,没有预兆,躲避不开。
在此发生之前,尽管你已经预想了它发生的可能性,却改变不了结果,这种无力感,大概就是阿米尔得知自己要回喀布尔时候的心境吧!
书中说:“美国是河流,奔腾前进,往事无人提起。我可以蹚进这条大川,让自己的罪恶沉在最深处,让流水把我带往远方,带往没有鬼魂、没有往事、没有罪恶的地方。”
如果没有拉辛汗的那个电话,大概阿米尔很顺利的在美国度过自己的一生:美好的家庭生活种有温柔美丽的妻子,有善解人意的岳父岳母,还有那个他一直为傲的永远活在他心中的独一无二的父亲。
也许,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或许脑袋中闪现过那个说“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兔唇的哈桑,那个追风筝的童年伙伴,内心的羞愧促使他想起自己童年时候对伙伴的所作所为,他也会强制忘记这些所有的不愉快。
然而,命运还是驱使他回到了这个地方。这个他不愿面对自己的过去,深埋着自己罪恶的地方。
拉辛汗说:“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
往事如烟,再次浮现在眼前。
原来,你以为自己一切都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在暗地里总有一些人能够一眼看穿。
02
第一次听到《追风筝的人》这本书的名字,是在高三语文老师的课堂上,老师推荐说有空可以来读读。
当时由于学习太忙或许没太多时间去看,然后就忘了。
前天,我和晓贤去逛书店的时候偶然间看到了它,为打发时间,就顺手拿起来随便读了读。
草草看了开头几个章节,觉得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好看,不就两个小孩子的玩乐么?
但是,我听到好多人都推荐说它是本好书,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不能因为浅浅一翻就此否定了它的价值。
上个周五,我又去图书馆借了它,趁着双休日的空闲,我认真阅读之后,发现它确实是本好书。
有些东西就是这样,刚开始看着不怎么样,认真品过之后才发现根本停不下来,以至于看的时候忘记了吃晚饭,真香定律就这样形成了!
如果说能够给你带来心灵震撼的书有哪些?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它算是其中的一本。
没有矫揉造作,没有无病呻吟,它的简单和平实让你觉得好像在和一位许久不见的老朋友聊天,陪着他惋惜陪着他哭泣。
未读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之前,只看“追风筝”这几个字,我曾潜意识的以为它描写的应该是一个人努力追求梦想并为之奋斗的故事,所以把它归类为励志书籍。
读过之后,才发现它好像怎样跟励志都沾不上边。如果要确切地给它下一个结论的话,单纯的以阿米尔和哈桑之间的友情来概括已不足以表达。
它更像是一个人的救赎史,一个有关人性温情的美好体现,它跨越了种族、战争、生死。
对阿米尔来说,那些在生命中出现过的很重要的人,父亲、哈桑、阿里等,只是昔人已不在,那些你极力想追寻答案的人已无法给你答案,那些给别人造成的伤害已无法弥补,它永久的只会成为一个遗憾。
忠实与背叛,原谅与逃避,原来是自己太苛责自己,放不下,不情愿,由此造成了终生的遗憾,直到发现自己,洗心革面,敢于承担,在救赎的面前仍然不畏艰险。
03
父亲:“要是哈桑今天跟我们在一起就好了!”
哈桑:“为你,千千万万遍。”
阿米尔:“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是我必须宰割的羔羊。”
这样看来,每个人都有自己放不下的那个人,父亲放不下哈桑,哈桑放不下阿米尔,阿米尔放不下父亲。
兜兜转转,父亲失去了哈桑,哈桑失去了阿米尔。
阿米尔得到了父亲,却失去了哈桑。得到了亲情,却失去了永久的伙伴。
人生,总会有些遗憾,自我救赎才能使人生更趋圆满。
因为得到了再失去,总是比从来没有得到更伤人。
所以,阿米尔弥补抱着对哈桑的愧疚,对哈桑的儿子如同朋友如同兄弟如同父子。
昔日,哈桑为阿米尔追蓝色风筝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今日,阿米尔为哈桑的儿子追绿色风筝说:“为你,千千万万遍”。
没有那么多为什么,一切都是心甘情愿。
拉辛汗说:“这也许不公平,但几天内发生的事情,有时甚至是一天内发生的事情,也足以改变一生,阿米尔。”
幸好,阿米尔回到了自我救赎的路程,不然,他的良心一生难安。
今后,也许他也会成为一个追风筝的人,成为另一个哈桑,忠诚、善良,为世界的和平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为,往事已永住心底,生活仍在继续。
正像阿富汗人总喜欢说:“生活总会继续。他们不关心开始或结束、成功或失败、危在旦夕或柳暗花明,只顾向游牧部落那样风尘仆仆地缓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