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里有个坏人,还教坏了我的孩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般的文学作品,里面都既有好人,也有坏人。就算好人有坏的一面,坏人有好的一面,总之都会有的。

《论语》也不例外。除了仁人、君子之类,也有坏人、恶霸之流。

“季氏”就是其中一位。而且通篇下来,他好像一直在干坏事。

先说说“八俏舞于庭”,就是让孔子“是可忍,孰不可忍”的那个事件。

古代是非常重视礼制的。而季氏呢,也很重视。只不过他的重视与旁人不同。

他怎么重视呢?就一个字:贱!僭越的贱。

哪里讲求礼制,就去哪里犯贱。

原本,不同官职只能使用对应等级的乐队舞队,这是很重要的一项礼制。天子最大,可用八列舞队,诸侯次之,可用六列,卿大夫再次,用四列。

季氏是卿大夫,所以他用八列。

不应该是四列嘛?是的,所以他用八列,这就是“僭越"的“贱”。

然后他竟然还去泰山旅游

泰山,那是古代天子祭祀的地方。可不像现在,买个门票就上去了。那是神圣不可侵犯、严肃不可亵渎嘀。

就比如,你去八宝山狩个猎试试?或者去中南海旅个游,上天安门广场演个习?

没造反的胆儿干不了这个。

所以孔子又生气了。他去找自己的学生一一冉有。因为当时冉有在季氏那里当官,是个总管。

孔子就问他:你就不能管管你家主人吗?

我要是冉有,当时估计就楞了,我是被管的,让我管他,这太为难人了吧?

冉有不为难,他只回了两个字:不能。

原文是四个字:“对曰:不能”。

就是这四个字,把我家孩子都教坏了。

自从跟我学了这一篇,立刻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问她能不能先写完作业再玩,她头也不抬,迅速回答到:“对曰:不能”。

问她能不能帮我倒杯水,她还是“对曰:不能”。

求她能不能别再说这几个字了,仍是“对曰:不能”。

我万念俱灰之下,望向她的妈妈:汝弗能救与?

对曰:不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