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恰好也住在上海的张江,每天清晨6点半,你会在一个荡漾着清脆蝉鸣和淡淡青草香的公园看到这样一群行走中的孩子。
他们身姿端正,目视前方,脚下沉稳,对身体的各个部分有控制力,整个人充满了精气神儿。路过的行人总是忍不住多看几眼,有的还拿出手机拍个照——这群孩子在干什么?他们怎么这么有精神?
今年7月初,我参与组织了觉观亲子夏令营。所谓“觉”,就是自己在心里点亮一盏灯,把黑暗的地方照亮。“觉观”是我的老师继承传统文化、用心血凝炼的一套技术,这套技术从神经科学和生物结构学原理出发,结合历代祖师大德的实证经验,从最基础的感知出发,以意识为入口,实现心理机能自身的激活和强化,回归本体,增强人自身的主体性和力量感。
在这个夏令营里,我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孩子。我们每天早上5点起床,打座经行,学习神经科学,干活劳动,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
禅营结束,我们各自回归生活。为了让孩子们不退回到原来的“懒觉模式”,第二天六点半,我和儿子来到公园,继续我们在夏令营里的“晨间训练”。先打一套八段锦,再经行3公里,最后诵读《大学》。
我把视频发在了群里。隔天,就又多了三个孩子。后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就这样,我们组成了“张江经行小分队”。
01 在经行中,我找回了我的身体
看起来普通的行走,其实内有乾坤。
先要唤醒身体各个部分的感知,共练习11个部位。脚趾,脚掌,脚跟,脚踝,胫部(小腿),膝部,股部(大腿),髋部,髀部,腰骶,腰腹。每个部位又要练三层——皮肤、肌肉、筋骨。
练习采取迭复滚动的方式,第一天练ABC三个部位,第二天BCD,第三天CDE,以此类推。这样,每个部位都能练三次,不仅形成牢固的身体记忆,而且在时间的维度上形成有节奏的共振,具有行为上的高度稳定性。
现在的孩子普遍沉迷于电子产品的虚拟世界里,对自己的身体是没有感知的。感知不到身体的人,会迷失在头脑里,迷失在感受里,很难回到现实。重建对身体的感知,是把孩子从虚拟世界拉回现实的第一步。
单是感知还不够,感知是生理层面的,还得往上一层。上面的这一层,就是“意识”。
你感知到了你的脚趾,你能不能意识到这种感知?你知道此时此刻自己的脚趾是这样的感知觉吗?感知,所有动物都有。而意识,是人特有的大脑高级功能。
意识就像是一个探照灯,可以照亮内心很深的地方。我为什么开心,为什么难过?我是否在用成绩的等级给自己贴标签?我是否也在渴望进步但不愿付出努力?当孩子对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有意识的时候,就能更好地了解自己,进而调整自己。
想要提升意识水平,第一步就是练习对身体感知的意识。
所以在经行中,我们会花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对身体各个部位的意识。孩子们会说,我感到我的身体被“照亮”了,这就是意识功能分化出来的表现。
意识水平提升之后,孩子的自觉性就会提高。他们会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感受、想法,看到自己的问题,发现自己的潜力,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的孩子还愁学习吗?
02 想要管好电子产品?先从控制身体开始
我听过很多父母抱怨,说孩子没有自控力,管不住自己。
我其实很想问父母们一句,你们能管得住自己吗?能管得住自己刷手机吗?能管得住自己守住一个目标直到完成它吗?
我猜,答案很有可能是否定的。别说掌控人生,我们甚至连自己的身体都掌控不了。
前段时间我的一个朋友,穿着高跟鞋,边坐扶梯边看手机,后来结结实实摔了一跤,骨折了。
我敢说,99%的人平时走路,都是“僵尸模式”——边走路边想事,边走路边看手机,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走路。
这种“自动导航”的走路方式,是大脑里一个叫作“基底核”的部位控制的。人只是机械地行走,就像汽车开了自动导航一样,不是主动地有意识地控制。
在经行中,我们会练习身体每一个部位动作的控制。移动脚的动作分解成“起、运、落”,支撑脚的动作分解为“蹬、推、送”,对每一个动作进行充分的感知和精确的控制。
这种模式是从基底核控制转变成大脑皮层控制,这是一种高级的模式,前额叶发出指令,精准控制每块肌肉的动作和发力,这样大脑和身体就会建立身-心直连通道。
这有什么好处呢?一是孩子的平衡力会提升,掌管运动和平衡的小脑会获得更高精度的数据。二是焦虑水平会下降,皮质醇的水平会显著降低。另外,刻意控制动作,能降低杏仁核的敏感度,这会让孩子的情绪更加平稳。
练习经行的孩子,你会看到他们走路不会率性地甩手甩脚,而是对自己的身体有控制。这种对身姿的“自持”,是很赏心悦目的。
人的行为分为三种:身、语、意。当孩子对身体能够有意识地控制之后,会延伸到言语的控制,进而到思维念头的控制——这才是真正的“自控力”。有自控力的孩子,不会无节制地刷手机打游戏,能够做出对自己有益的选择。
03 躺平的孩子,是因为身体里没有“劲”
我在带孩子们经行的时候,会经常喊这样一个口令:筋骨层用上劲,去感知骨头、肌腱、筋膜深层的劲!
筋骨劲是经行练习的重中之重。筋骨劲和肌肉发力不同,肌肉发出的力是肌纤维收缩产生的主动力,是要消耗能量的。而筋骨劲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重力产生的反作用力经过骨头传导,从我们的脚传到小腿、膝盖、大腿、髋部,再到腰腹部,甚至会沿着脊柱直到头顶。这样就巧用了重力的反作用力,所以筋骨劲是不费力的。
另外一部分筋骨劲,是来自于筋膜的反弹力。
筋膜是包裹肌肉、骨骼、内脏的乳白色结缔组织网,从头顶到脚底连续不断,就像是桔子外面白色的橘络一样。
筋膜由胶原蛋白(70%防拉断)、弹性蛋白(5%保回弹)和透明质酸构成。
胶原蛋白就像是钢筋,但是它是有弹性的钢筋,它是由单根的有弹性的胶原分子编织成的纤维素,编在一起,它的抗拉强度约等于钢铁。
弹性蛋白就像是橡皮筋一样,弹性很大。
当我们踩地的时候,一方面骨头会受到压力,另一方面筋膜会拉伸,就像是蹦床的网被拉伸一样。拉伸了之后,它会反弹,所以当我们的脚离地的时候,筋膜会有一个反弹的力。
所以,筋骨劲其实是骨头传导的力和筋膜反弹的力共同协同组成的。经行利用生物学的结构,巧用重力的反作用力来带动我们行走,所以不耗能,非常省力。因此,经行就会走出刚中带韧、绵里裹铁、松而不懈的效果。以地之力,运己之身。
当孩子找到了内在的筋骨劲时,会激发出精神上的内劲。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要躺平,其实是因为内在没有劲。当精神内劲被激发时,孩子会有更多的力量去战胜挫折和困难。
--------------------------------------------------------------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精神萎靡、情绪不稳、沉迷游戏的现象,不妨试试经行。
如果你也住在上海的张江,欢迎加入我们的“张江经行小分队”。
End
作者简介:
周育楠,个人成长教练,觉观技术践行者,师从惟海禅师,中国本土心理学流派“五蕴缘起辩证诊疗法”学习实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