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到了吃饭时间,在玩积木的哈哈不肯过来“我还要玩!”奶奶一把抱住塞进了她的餐椅里,道“到吃饭时间了,我们大家都要吃饭了,吃完我们再玩!”听着没毛病,哈哈当然不领情,挣扎哭闹不止,我温柔的抱起她走到阳台,从窗户上看外面的车,并用手轻拍她的背,就这么几分钟,她慢慢安静下来了,停止哭闹后跟我说:“妈妈我们去吃饭吧!”当时我真的不敢相信我的耳朵!
场景二:吵着要看佩奇,我说“行,看几集呀?”“看三集”“看完了是你关还是我来关?”“我会关”临三集结束前我提醒她这是最后一集了,马上要完了!演完时我拿起遥控器,她开始耍赖,我按了暂停,笑眯眯地问她“我们刚刚怎么说好的呀?”她扔耍赖,我继续笑着等着她的回答,没几分钟她居然抢过了遥控器说:“我自己会关!”窃喜:谢谢哈哈遵守我们的约定!
场景三:陪哈哈在楼下玩积木,楼上弟弟睡醒哭了,我说“哈哈自己先玩会,我把弟弟抱下来一起来玩”,之后就上楼了换尿不湿喂奶,她估计是玩得太专注了没听到,等她反应过来发现我不在,开始大哭“妈妈去哪儿了?我要妈妈”,把积木玩具扔的到处都是,奶奶怎么也哄不住,我把小宝安顿好后赶紧下楼从她身边过,故意让她看到,然后故意躲到她旁边椅子的后面,做了个猫叫,她马上来找我,找到我后立马笑了,然后我们又继续玩了几把躲猫猫,她可开心了,我说:积木也来躲猫猫吧,那它们躲哪里呢?哈哈想了下:“躲到她的房子里去”接着我们愉快的把所有的积木都收拾进了它的桶子里!
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这完美的转折和结局竟是如此顺畅,纠正前先连接真是太神奇啦,甚至你不需要说教,只要连接问题就解决啦!
如果这些情景发生在以前,我又会如何反应呢?记忆中凶吼、说教、威胁、诱骗、比较、禁足、取消特权等等都干过,没有看见孩子,用动物脑本能的去主宰孩子的行为,现在看来是多么的愚蠢和幼稚,更可悲的是,身边大多数长辈仍在延续这种教养!庆幸的是充电的越多,觉醒的越深,就越能原谅自己,理解长辈们,原生态家庭的影响潜移默化且细无声息,重要的是自己能保持觉醒,并坚信改变自己当下和未来,影响身边人!
通过这几次的学习,我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也有了一些想法:1.目前来看最喜欢用的就是纠正前先连接这个工具,我觉得破解孩子不良行为密码、认可感受、拥抱、鼓励、信任、致谢、倾听、特殊时光,有时需要理解大脑、积极暂停、道歉,这些很多工具都是为建立连接服务的,核心是让孩子感觉到被理解和尊重,找到内在的归属感和价值感,赋予孩子内在力量,从而赢得孩子合作,温柔而坚定地着重解决问题,获得积极的信念和技能!我的理解是在把握这个核心理论的前提下,正面管教的各种工具综合起来的灵活运用!2.静待花开,刚开始应用连接时是有目的的,连接后诱导孩子朝着自己期待的方向去做,提供建议、帮助,没能充分信任孩子,或许下次在她没有意识技能方面的事情可以训练,在她能力范围内可以启发式提问,也或许连接后什么都不说什么都不做,尊重与信任的等待即可!3.成长继续,挑战不断,不要指望一劳永逸,放平心态重新连接,我也很喜欢书上那一段,尽我所能交给她技能并以身作则,接受她的不完美!4.用正面管教工具时,要大声说出来,说出爱和感受,示范拥抱和连接,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怎样,启发思考并着重解决问题,让自己和孩子听到,也要让队友和长辈们听到,让不善于表达成为过去,并用行动影响他们!
最后请允许我得瑟的晒一下今天开心的案例:做午饭期间哈哈也开始了她的厨房探索,拿出了一罐小米,尝试旋转打开、摇晃发声,嗯这一定很好玩,开心的是她终于研究出了怎么打开,不幸的是小米全洒了,大哭起来:全洒了全洒了,我摇了我摇了,越哭越厉害,我迅速跑去抱起她暂离现场,拍背等待,她继续哭,我说:“妈妈看到小米洒了一地你哭了,是吓到了吗?哈哈自己也不想,很心疼,是不小心弄掉的吧!妈妈奶奶也不会怪你的!”她哭着说:“是我摇掉了!”“哈哈想听听摇起来是什么声音吧!”哭声渐止,我把她抱回现场“地上这些小米我们要怎么办呢?”“捡起来”“好的,我们一起来吧,你用你的小扫把,我用我的大扫把”屁颠屁颠去拿自己的扫把,开心的玩起扫把并收拾干净,还一起检查有没有弄干净呀,最后说:“我下次不要玩这个了,会撒掉!”真是惊喜:“为了不撒掉我们还能干嘛?”“要小心点,不要玩,妈妈看我扫得好干净呀!”看出了她在自豪,“谢谢哈哈帮妈妈一起收拾,会帮妈妈干活了,还扫得这么干净!”这时婆婆也出来了“谢谢哈哈,扫得真干净,奶奶不会怪你的,下次小心点”,嗯结果我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