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是邓拓杂文集《燕山夜话》中的一篇代表作,被收入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13课《短文两篇》中,另一篇短文是英国哲学家弗·培根的《谈读书》,由同年级的马子元老师讲解,两篇短文的讲解作为我们两个新老师的转正课,经过了备课、磨课、评课等不断打磨呈现出来。现在,上完课后,对于我的课堂,有许多想说的话,并不成体系,只是我个人的心中所感……
一、从容又慌忙的备课
选好《不求甚解》这一课题之后,其实我没有先读课文、备课,但在当晚翻了邓拓的《燕山夜话》一书,这本书是由邓拓发表在《北京晚报》的杂文汇集而成的,其中的很多篇目拥有很多共性,比如《三分诗七分读》《杨大眼的耳读法》《读书也要讲姿势》都介绍了古人的读书方法,且在杂文开头都以问题入手来进行解读;而《“批判”正解》《中医“上火”之说》等篇,都由问题谈起,反映出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社会问题,且这样的问题在我看来很可能是当时“房间里的大象”,但只有邓拓敢于将它说了出来。这两种倾向恰恰都在课文《不求甚解》里有着典型的体现。
编选《不求甚解》入教科书,又与脍炙人口的《五柳先生传》遥相应和,为“不求甚解”这一成语古今词义的变迁做出了阐释,但由于时间、课堂环节等种种问题,前几次试讲我都没有能更具体地介绍《燕山夜话》这本书的背景,直到最终公开课时,我才将这两种倾向用自己的话总结了出来:“邓拓的《燕山夜话》特色主要有两点,其一,借古讽今,将古人读书、治学、生产、生活等种种问题加以介绍,对青年的学习做出指导,同时也指出社会上大多数人错误的工作做法;其二,有骨气,他道人所不敢道,言人所不敢言,一针见血地点明问题,并给出自己的建议。”暂且不提这节公开课的总体效果,但通过课后与同学们的交流,发现这样讲之后,本班的同学对于邓拓其人、其书的印象与了解确乎更深刻。但,这也是我在备课时没有做好规划的地方,去读了作者原书,可没有从自己的理解去挖掘文本,这也为后续比较“凌乱”的试讲埋下了种子。
二、凌乱到熟练的试讲
不得不承认,我的备课比较仓促,读课文、查阅资料急于将课件做出来试讲,所以在第一个班级上得很不理想,甚至可以说有些举步维艰。分析原因,主要在于未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将作者的论证思路理清,学生任务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制作思维导图”,但也没有以清晰的逻辑框架给学生做一个提示,而在听了同年级马子元老师的课之后,看到她设计了清楚的导图框架给学生填充,思考后,我决定也借鉴她的这种做法,这样第一次修改之后,再次试讲时,学生果然根据导图的指导,能更准确地理解文章。
修改课堂设计后,我第二次试讲时邀请了师父们来评课,听课后,老师们发现了很多问题,最主要的便是课堂里作为老师的我讲得太多,而学生活动太少,这样学生是没有深入文本的,而我也只是急于讲完一堂课,而不是让孩子们学懂这篇课文。经过教学师父吴静老师手把手地指导修改,同年级的赵凤芳老师、沈兵兵老师指点迷津,我对教学思路做了比较大的调整,课堂的效果比我第一次试讲时好了不少,真的特别感谢三位师父和一起来的子元老师,帮助我解决了课堂教学的痛点,可以说是有了他们的帮助,有了团队的力量,最终才呈现出这堂课的效果。同样地,也要对所有听过我试讲的同学们说声谢谢,尤其是我的6班、13班同学们, 6班的耐心包容,使我第一次试讲时状况百出也依然安心;13班的积极配合,使我们师生双方一起呈现出了有思维碰撞、有思考火花的公开课课堂。
三、有亮点更有缺憾的思考
当然,公开课结束后,我也有比较多的遗憾。首先是《不求甚解》这篇文章作者的论证思路是重点突出且清晰严谨的,在制作导图之后,由于时间关系,我没有给同学们梳理论述思路并展示的时间,这就显得环节有些不完整,也没有将时间把控好;其次,小组讨论课文的说理艺术之后,每一小组有各自不同的讨论任务,但我在讨论、展示结束后,没有从教师的角度做一个总结反馈,概括本文的说理艺术究竟独特在哪里,这也是我的一个遗憾。此外,在授课时对文章语言文字的赏析咀嚼不够,这也是我的一个遗憾,在《短文两篇》中,初读课文时,我最初发现两篇文章可进行比较的维度就是语言风格差异很大,由于其读者不同,《谈读书》是学者文章,典雅庄重;《不求甚解》最初发表于报纸,是大众文章,亲切幽默,但几轮试讲之后,发现学生在语言风格的品析上,都只能大概点出风格,但不能在课文里找到相应的句子进行分析,所以最终试讲时我就把这一部分直接舍去了,在赏析语言方面有点欠缺考虑。同样,文章作为一篇驳论文,对于作者使用论证方法的分析也太浅尝辄止,没有在课堂上和学生细细探讨。
对我这样一个第一次上公开课的新手老师来说,这次公开课,既是一次挑战,又是磨砺自己的机遇,虽然经历了两周的“煎熬”,但是我也借此得以淬炼。通过这次公开课,我不仅对教学流程有了更严谨、更规范的认识;更在教学急智上有了初步的尝试。正如我们常说的,教育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通过这次公开课,我充分认识到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要让自己的课堂有真实的学习发生,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随机应变,而不能死板地按照教学设计走流程。通过老师们一次次的评点,我看到了自己的亮点,更认识到自己许多的不足,相信本次公开课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