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约定时间前等待,听听《樊登读书》,做做笔记,似乎不像刷刷抖音、看看小视频之后有一种愧疚感。不过说真的,刷段视频就是一个时间黑洞,不觉间时间都进去了!
昨天上下班路上分两次听完了《你好,小孩》,作者李小萌刚开说的一段话很是触动我:“一个孩子的长大,一般我们会觉得是一家的事,或者一对爸爸妈妈的事。但是其实它不是一件妈妈一个人焦虑、一个人努力就能够完成的事情。它特别需要从两个视角来看待养育这件事:
一个是要真正去观察和体谅孩子在每个不同的成长阶段的特点、心理、心智模式;
另一个角度也特别重要,就是你能不能观察自己。你的成长历程带给你的思维习惯、某些心理暗示,都会作用在每一个你跟孩子相处的瞬间当中。”
这两个视觉让我们不仅仅只把关注点仅仅放在孩子身上,也要放在我们自己身上。爸妈的焦虑是孩子带来的,还是还有我们自身也带来一部分?
这值得焦虑的父母去思考和反思的地方。
书中有几个观点值得留意:
1.当我们没有足够的能量去影响老师或学校的时候,那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爸爸妈妈应该有一个意识:面对孩子,我们应该是外界压力的一个过滤器,而不是压力的放大器。
2.怎么才能够让一个孩子爱自己,让一个孩子能够发掘到自己内在的价值?
首先大人要先爱他。因为从孩子零岁到六岁这个过程中,他对自我的评价常常来自于周围的环境或者父母对他的评价。
3.:妈妈们要学会做60分妈妈”。千万别去做90分妈妈,或者100分妈妈。60分万岁!为什么60分反倒更好呢?
一个妈妈,如果她小的时候被自己母亲爱过,然后有一个开放的心灵去看待新的生命,有一个相对还支持她的老公,不用学育儿,就可以成为孩子的好妈妈。你要相信你是最适合你孩子的那个妈妈,你有权利按照你自己的想法去养育你的孩子。
我们要当孩子的副驾驶,而且还要做一个不太唠叨的副驾驶,副驾驶如果太唠叨了,人也受不了。
4.对于父亲来讲很重要的两件事,第一个是要爱孩子,第二个是要做楷模,自己的生活要活得好,未必一定是个成功人士,但是你一定对自己的事业、对自己的人生是有追求的,这个对于很多孩子来讲就已经是很好的教育了。
5.祖辈们,请把家庭的主场让给小两口。
很多家庭矛盾的发生,在于该到侧幕条去的人还在聚光灯下。而且因为孩子们都是在父母覆盖的情况下长大的,虽然自己也当了父母,他还是孩子心态,这时候家里就一锅粥了。
如果要让这个小家庭、原子家庭真的良性地往前走,确实需要长辈们有一个心态:我是来临时帮忙的,我是来救急的,我是过客。
爷爷奶奶的主要责任,负责爱就好了,管教的事有他的父母去做。这个挺重要的。
重阳节有一个公益广告,那个老人特别落寞地对镜头讲:我就希望你能回家跟我说说话。其实不管是亲子关系还是什么,我们为什么愿意跟一个人说话呢?我能从他那儿得到力量或者智慧,或者这个交流让我感到愉悦我才愿意交流。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别人愿意跟你交流的老人,你就要给你的隔辈或者你的子女提供这些情绪价值。如果你总是在提供负价值,那你肯定就会被疏远。所以父母们在为自己的孩子奉献的时候,也不能失去了自我去奉献,这样你才能够真的让人觉得,你是有价值的。
6.一说管,就是专制。有没有中间?其实最重要的、最难的、也最正确的就是中间,就是一个平衡:有爱、有规则,在爱的基础上,建立规则。
表达规则的方式可以是温柔的,温柔但是有边界,这个很重要。
萨提亚也提出来说,家呢,最好不要定家规,而是叫“行动指南”,就柔性的。
7.有一个关于陶行知先生的经典故事:他在操场上看到了一个小孩打架,他说你去我办公室。小孩先去的,陶行知后来的,一坐下陶行知就打开抽屉——这块糖奖励你,按时来到我这儿,比我来得还早,说明你尊重我;第二块糖,我叫你停下,你就没再打架了,你听了我的劝;第三块糖,我了解了你打架是为了帮别人出气,仗义。这孩子就慌了,说您打我得了,我是错了。第四块糖,知错就改,你可以走了。这个故事说明:教育可以有非常善意的面孔,去塑造好的灵魂、好的孩子;惩罚是恶意的,体现自己权力的,绝不会是正好、正确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