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庙兰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鹦鹉杯深君莫诉,他时相遇知何处?
冉冉年华留不住,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一句丁宁君记取,神仙须是闲人做!
随着那沙哑而悲凉的歌声由远及近,只见漆黑的江面上飞快地飘来一叶渔舟。渔舟上有位头戴竹笠,身披蓑衣的白发老者正在挥竿撑船;船尾竹蓬上的一只小灯笼随着他左右摇晃,仿佛一团邪恶的“鬼火”!
癞头和尚见渔舟靠岸,便拍了拍身上的灰烬,起身迎了过去,口中骂道:“老匹夫,好不晓事!这腊时腊月黑灯瞎火的,你阴阳怪气的瞎叫个甚?”老渔翁跳下船,抬头骂道:“你这秃驴,黄土都埋了半截,还是这般放肆无礼!老夫今日便教化教化你,让你懂点阎王殿的规矩。”他大喝一声,快步冲上河滩,手中竹竿向下一杵,顺势腾空而起;人竿合一形如巨锤,从天而降,直踹和尚面门。和尚闪身避开,待渔翁落地抽竿之时,快速抓住竹竿的另一端,二人来回争抢拳脚相加。当他们再次分立于竹竿两端时,只见和尚双手紧握竹竿,大喝一声,使出浑身蛮力,推得渔翁倒退数步。渔翁也不示弱,他立定身形,拼尽全力向前一推,随着“嘎吱”的声响,竹竿在二人之间慢慢弯曲。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嘣”的一声闷响,竹竿突然从二人手中弹射出去,在半空中连翻几个筋斗,最后却不偏不倚地直插到芦苇丛里。把那两个藏身其中的少年,吓得连喊带爬的窜了出来。
和尚和渔翁相视一笑,渔翁道:“你这秃驴,居然还埋伏了刀斧手!”和尚单手作揖道:“无量天尊,罪过罪过!哪有什么刀斧手?不过都是些孤苦无依的劫遗!”渔翁看了看三个衣衫褴褛的少年,转身叹了口气,便走上船去。和尚朝芦苇丛那边把手一招,叫道:“还杵着干啥?快给我把竹竿拿过来,手脚慢了可就等着挨饿啰。”芦苇丛边的两个少年赶紧跑去,摇摇晃晃的把竹竿抬了过来,却见火堆边的那个少年正在冲他们扮鬼脸!
癞头和尚给三个少年分发红薯的时候,渔翁也从船上走过来。他把一只竹篮放在草棚的柴草上,将一只酒坛打开,仰头喝了一大口,便递给和尚。和尚接过酒坛,不禁喜笑颜开,他连灌两口,叫道:“好酒,好酒!这一个多月没喝酒,贫道口里都淡出了鸟!师兄今日真可谓雪中送炭啊!”渔翁摆摆手,蹲下身捡起一只烤红薯,又看了看三个少年,叹道:“唉!年凶岁饥、兵荒马乱,闾阎有风鹤之声,残黎现憔悴之形。我等尚且朝不保夕,似此黄牙孺子何以为生,何以为继?”和尚放下酒坛,把那只钵盂端起来闻了闻,递给身边的少年道:“僧多粥少,你三个分着吃了吧。”少年接过钵盂,正想说点什么,旁边那个年幼些的咂摸着嘴巴凑过来,在钵盂边猛吸了一口气,弄得众人哭笑不得!三个少年分食米粥的时候,和尚和渔翁旁敲侧击的询问他们的来历。
那年长的少年名叫张松,早年因其父盗牛逃亡,他和母亲、祖母在谷城乡下相依为命。崇祯九年正月,流贼寇乱谷城,母亲和祖母双双罹难;他随难民飘零四处,辗转来到襄阳。近年来,郧襄及中原战乱不断,饥民如潮水般涌入襄阳,以致城内纷扰不堪。自今年九月,六省总理熊文灿驻节襄阳以来,以“护卫襄藩,安定楚北”为名,大肆驱赶流民。张松被迫随一帮流浪少年,在城外各处觅食,其中就包括另外那两个少年——来自樊城的兰儿和来自新野的沈仲。
和尚听完三人的来历,叹息道:“如今内忧外患,国步维艰,贼梳兵篦、生灵涂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渔翁从竹篮里取出一张面饼,撕成数瓣分给众人,语气沉重的说到:“坊间传言,东虏已沦陷京畿数城,不日就要攻打京师。各路勤王之师缺衣乏粮,裹足不前。满朝文武坐困愁城,竟无良策为君解忧!岂不悲乎?”和尚饮了一口酒,把酒坛推给渔翁,说道:“京师重地非比寻常,龙蟠虎踞固若金汤!想那宁远孤城,弹丸之地,东虏攻打多次皆铩羽而归;何况京师,城高池阔带甲十万。我不忧京师,反忧荆襄!”三个少年听他们高谈阔论甚觉无趣,兰儿和沈仲偎依在草棚里,只有张松还意犹未尽地啃食着最后一块红薯。
渔翁摸着白须道:“如今张献忠,罗汝才等巨寇皆已招安,闯贼也遭重创生死未卜,虽然时有降民滋事,却不过是癣疥之疾,不足为虑!”和尚不屑的瞥了渔翁一眼,道:“据我所知,张献忠,罗汝才等人自招安以来,阳奉阴违不听调遣,暗蓄兵甲囤聚粮饷,居心叵测包藏祸心!而今,房、竹、保、漳四邑之间,群贼数十万,一旦有变祸不忍言哪!”渔翁盯着火堆,若有所思的说:“襄阳有总理熊文灿,总兵陈洪范;承天有巡抚方孔炤,副将龙在田;南阳有左良玉,郧阳有张三锡,欲行不轨绝非易事!”和尚摇头苦笑道:“熊文灿是庙里的菩萨——中看不中用;方孔炤是书院的酸儒——只会填词作赋;陈洪范,龙在田堪称常败将军;左良玉,张三锡也不过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根本靠不住!”此时夜色深沉,寒气逼人,火堆也已暗淡下来。刺骨的江风掠过火堆,打着呼哨消失在漆黑的江面……(待续)
欢迎评论,关注相关文章
荆楚争霸——明末战乱
明代楚王世系及震惊朝野的“楚藩风波”
崇祯十六年正月,李自成占领汉川,为何不趁机攻占武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