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之后,街舞来了。
去年,一档《中国有嘻哈》红透网络,让嘻哈文化在中国冒出地面。
今年,街舞综艺扎堆出现。
优酷《这!就是街舞》,爱奇艺《热血街舞团》,连北京卫视都有《舞力觉醒》。
一线导师,一线舞者,一线制作团队。
每一档街舞综艺,都有着各自的亮点。
比如《这!就是街舞》中又怂又中二的黄子韬,大量圈粉。
比如《热血街舞团》重金实景搭建的“热血之城”,辅以赛博朋克后期效果,不同场景搭配不同舞种。
视觉上把综艺做出难得电影感。
可相比2017说唱掀起的热浪,2018的街舞,只能算各自打着水花。
八仙过海,却没一个能撑起大旗。
为什么?
在Sir看来,这里有酷炫的舞台,牛逼的舞蹈,强大的资源。
唯独,少了一份藏在每个少年背后,无设计,无套路,咬牙切齿的真实。
说到这,你一定懂了。
对,Sir要给你们更吊的——
《街舞狂潮》
豆瓣8.1,金马奖最佳纪录片,仅503人看过。
走宝了。
在Sir看来,再多爆款的综艺也逊色于它。
因为它的每一秒,都是真的。
十年前,台湾的嘻哈文化就蓄势待发。
纪录片围绕两个主角,乍看八杆子打不着。
一个是团体,一个是个人;一个嫩,一个老。
他们互相不认识,但电影却拍出他们身上的某种隐秘的勾连。
第一个主角,八个小孩。
八个小孩,来自不同学校,因为识英雄重英雄,组成一个街舞团体。
他们是学生之间的传说。
当年,随便在大街找个小屁孩一问,“你们认识八个小孩吗?”对方眼睛都会发着光,操着台湾腔抢答:“超强”“偶像”。
打响名堂,他们只用了一个夏天。
台湾最大型的街舞比赛“捷运杯”,少年组决赛过后,张惠妹在舞台上准备宣布冠军归属。
八个小孩还被排在人群最外围,但一路追过来的人都知道: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已经坐稳第二名。
但临门一脚,他们依然紧张呀:
有人转过身,有人蒙着眼,有人低着头,所有人都不敢看领奖台的方向。
现场气氛被推到顶点,“大声一点,谁”。他们围成一团,低头等待阿妹读出那个名字。
这几秒的沉默就像一年那么长,终于,五十米外话筒传来第一个音节……
没错,是我!
八个人以累死摄像大哥的速度,拨开人群,一边跳,一边跑,冲向领奖台。
到了台上,依然没有停止群魔乱舞。
就连张惠妹……不!
就连旁边拿着支票等着发钱的赞助商大叔,也被他们感染得跟着抖腿。
疯狂吗?疯狂。
夸张吗?不夸张。
他们的励志没有一点水分。
早在高二,这八个志趣相投的小孩就打算组建街舞团队,但跟我们一样,这班人同样面临高考。
是热血追梦还是屈服现实?
这八人一致决定,都不放弃,他们要先拼命读书,再拼命跳舞。
约定考完试再聚到一起,全力参加一次比赛。
把对街舞的热爱,压在心里,变成读书的动力。
于是,所有人度过一个“心跳加速”的备考期:
有时候不小心想起排舞
心跳就会越来越快
午睡就会睡不着
就像学生时期,Sir也曾在高三立志要跟那个女孩考上同一间学校,然后向她表白。
于是每次午睡基本上都在幻想和她牵着手的大学时光(不许问有没有成功)。
终于熬过大考——
压抑越久,爆发越强。
短短一个夏天,八个人用尽所有力量。
通宵排舞,在厕所门口闻着异味练习。
与此同时,为团队拉赞助、选服装。
甚至,有人用吃晚餐的钱买服装被妈妈发现……
用话最多的小伙心龙的话来说,他们把这次比赛当“打工”:
(比赛奖金)等于那些白痴在补习班打工打两百个小时你造吗
两百小时,我们在这跳一跳多快乐
八个小孩如愿以偿拿到冠军,也拿到他们的“工钱”。
赛后,成员对着镜头感慨:“感觉……这个夏天厚,没有白费厚。”
是啊,这是我们许多人的青春。
疯狂、洒脱,没有杂念。
赢得了一颗糖果,就像赢得了整个世界。
但世界又何止一颗糖果呢,或者,如果你连一颗糖果都没赢过呢。
是时候请出第二个主角,阿伦。
他的奋斗,不是1个夏天,是17个夏天。
作为圈内受尊敬的大神级别人物,阿伦已经34岁了,100%高龄舞者。
对街舞,如果说八个小孩是疯狂,那阿伦,称得上痴狂。
17岁开始跳,跳了17年,街舞伴随他小半辈子。
他对街舞毫无保留。
为了学习House(街舞的一种类型),他独自去到发源地巴西了解当地文化,甚至背葡语。
他组过团体,出过道,到世界各地,参加大小比赛。
但街舞最后带给他什么?
物质上的,几乎没有。
为了生计,他只能接各种活。
平时,他去教小朋友跳街舞;年底尾牙,教大公司的人跳街舞表演节目……
阿伦有板有眼地认真教着,一边的孩子各有各玩;
教大人好点,只是,一帮制服装的大叔大姐,和嘻哈打扮的阿伦还是有点格格不入。
不挑活到这种程度,阿伦依然拮据。
最穷的时候,阿伦想过卖房。
但穷还不是阿伦最害怕的。
他更怕年龄。
记不清从哪一年开始,身边的人总是问他:“怎么这么老了,还在跳?”
面对镜头,同样的问题,阿伦支支吾吾,憋出三个字——
“就……对啊。”
要知道,当初导演决定为阿伦拍纪录片,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他话够多,会自嗨。
这是阿伦在片中唯一一次的“开不了口”。
对啊,还要跳多久,跳到跳不动?那跳不动后怎么办?
他没有说出来,但脑子里一定反复问着自己。
这一幕看得Sir心酸。
阿伦去法国参加一个大型街舞比赛。
这是他梦寐以求的舞台,34岁才决心参加。
可比赛还没开始,他就遇到前所未有的尴尬。
几乎所有参赛者,都会说英文,都是小年轻,又是臭味相投,刚见面就围在一起聊得火热。
阿伦也想啊,这么多厉害的舞者,他也想结交更多厉害的朋友。
可他不会英文,年龄又大。
只能躲在画面的角落。
落魄、穷酸,为什么还要坚持?
纪录片最后,阿伦回答了这个问题,但又好像没有任何说服力。
一句话:
“34岁了,还是跳吧!尬到我赢为止。”
“尬到我赢”,这就是街舞教给他的全部。
所以,阿伦和八个小孩到底有什么关系?
一个青春热血,一个困惑尴尬。
一个刹那爆发,一个长久死磕。
一个是探索未知的过程,一个是可以预见的结果。
八个小孩,他们的命运看似有无数可能。
比赛结束后,分道扬镳,各自过上自己的大学生活,有的人坚持跳舞,有的人潜心读书,有的人穿上制服……
他们还会继续跳舞吗?
跳成什么样?
跳多久?
上帝还在掷骰子。
这句话我们常常听到,时间是个好东西,只有在时间的检验下,你才会发现,原来年轻时的热爱,只是你对抗无聊的兴趣。
所以,当我们还小时,就被不止一次训诫:这种事,年轻的时候玩玩可以。
“这种事”,可能是跳舞、滑板、说唱、打游戏……
“这种事”一般是你喜欢的,但父母不喜欢的。
因为“这种事”不会有结果,因为没结果所以不值得。
就像片中的阿伦,34岁了还两手空空。
但,阿伦真的是一个彻底失败的中年男人吗?
至少当他跳舞时,Sir不觉得。
在Sir看来,《街舞狂潮》就是一部一流的青春片。
它既不饱含热泪地歌颂梦想的伟大,也不满口毒牙地痛骂现实的残酷,更多的,它平等而平静地表现出每个人的选择,和为这种选择必须承受的代价。
坚持固然可贵,放弃也并不可耻。
什么是梦想?可能真的不是某种结果,某个彼岸,是此时此刻,彼时彼刻,你有没有像个傻逼一样竭尽全力。
就像八个小孩说这个夏天没有白费,就像阿伦说,跳下去吧,尬到我赢为止。
他们身上隐秘的勾连,或许就在于他们都有过那么一段生命。
说实话,片中让Sir感触最深的,其实不是阿伦和八个小孩。
是一位家长。
自八个小孩中哲宇的爸爸,他在镜头前说出了自己的遗憾:
其实他们这一代的理想
就是我们那一代心中的理想
只是我们不敢去做
当你有理想不去做,你会后悔
可是做了之后有没有成功没有关系
最起码你已经尝试过了
为了梦想,你可以有多拼。
拼过,就不会输。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热血沸腾,想冲出大街尬舞了?
别急,Sir还想介绍第三位主角。
来自一部OPPO出品的街舞微电影,迪丽热巴和王一博主演。
看名字,它励志——《热舞吧!青春》。
但绝不是傻白甜的励志。
王一博跟所有追求梦想的年轻人一样,热爱街舞,同时也被现实的铁拳揍得皮青脸肿。
幸好,他在迪丽热巴饰演的“手机人”那受到启发。
要追求梦想还是顺应家人?看热巴如何给出答案——
| 时长:14分19秒 |
这部励志微电影,并没有为梦想空喊口号。
顺从父母,不一定对;一意孤行,也不一定对。
不仅要有向前冲的韧劲,更应有回头自省的勇气。
就像王一博在理解了父亲,和他达成和解之后,父亲也对他的梦想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就像,结尾处的独白:
年轻时不懂梦想,总觉得生活处处都是阻力,年轻时最懂梦想,可以为你喜欢的人和事单枪匹马。青春是什么?除了敢于世界为敌的魄力以外,还要带着激情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过好每一天。
微电影中迪丽热巴饰演的手机人,也代表OPPO一直以来的主张:年轻人,就该做自己喜欢的。
Sir不也一样,从当初逃课看电影的傻小伙,做到今天,与你们相遇。
所以,跳舞也好,写字也好,现在就站起来——
去做。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想看《街舞狂潮》的,爱奇艺有
编辑助理:卡卡西式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