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的夏天,我高中刚毕业,一门心思想做出点儿什么,有幸认识了一群同样不知天高地厚的同龄人,跟着他们做了人生的第一个公众号,两个多月破了万粉。
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我们给很多名人发了采访邀请的邮件。在那个自媒体还没发酵成熟的2015年,高中毕业的我们竟收到了很多接受采访的回应。
于是,一整个夏天,我除了四处奔波着做线下采访,就是在整理采访音频写稿子改稿子,没有任何报酬,但乐此不疲。
也就是这个夏天,让后来的我下定决定,开始坚持写点东西。
转折点是一次跟卢思浩的采访。
做采访前的准备期,通常要做好背景调查,而采访一名作家就需要通读他的很多作品,这次也不例外。
说实话,作为一名高中生,尤其是自认为读过不少书、有文学品味的高中生,在初读卢思浩的书时,我是多少带着点儿不屑的。
那时批判鸡汤的风潮还不像现在这么夸张,但也多少起了些苗头。读他的书时,我心里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就是鸡汤嘛?还是文笔一般的鸡汤。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这样的鸡汤?
但与卢思浩的线下见面采访,让我第一次发现了自己的狭隘和局限性。当我自以为尖锐地问出“你怎么看待很多人认为你写的是‘鸡汤’呢?”时,心里不免有些得色的,仿佛堪透了他的秘密。
“我写的就是鸡汤。”他却神色如常,平静地回答,“我并不想当任何人的崇拜对象。只是想写一些美好的文字。可以在人们需要时,读一读,给他们一些力量走过黑暗的时刻。而走过去了,不需要了也没关系。什么时候再需要,回来的时候,我依然在。这就够了。”
这段对话我一直没有忘,尤其是在大家都痛批鸡汤的今天,我觉得自己有幸在三年多前窥得了鸡汤的用法和奥秘。
不是说我们要百分之百相信这些文字里的方法论,毕竟每个人的道路都不尽相同,而基本道理其实我们早也都明白。
我们需要的,只是在摸索不到前方的光源时,靠这些外在的小力量给自己一个理由,撑一撑,坚持下去。
记得高中老师跟我们分享过她的考研经历,去旧书市场上论斤淘十几本成功学书籍,放在床头和书桌上。学不下去时就随手翻开一本,给自己打打鸡血,然后继续努力。
这样的方法当然有些笨拙了,你也可以说是没毅力去执行的下策。但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偶尔斗志昂扬偶尔懈怠,所以必要时用这样的方法也未尝不可。
后来,一开始有成见的我,主动写了卢思浩的采访稿(戳字可以进去看),文字之间不乏对他的欣赏,那篇稿子也成为我人生中写的最好的采访稿之一。而他,也从墨尔本大学正式毕业回国,开了自己工作室,出了两本新书,文字被买下电影版权,也当了编剧。
我想,在那个夏日,是我们各自的起点,也是我的际遇。
从那天开始,我长大成人。
这几年,我开始自己写点东西,文笔多少有些青涩,行文也只是堪堪流畅,偶尔一篇文章开头结尾说的还是牛马不相及的东西。
前两天收到一个读者的私信,说,“谢谢卡老板,在很久很久以前你的文字曾经拉过我一把,所以才有了现在的我......."
看我文章久了,会发现除了偶尔的矫情之外,我大都在描写生活的美好,抑或者艰难生活里的小温暖。
其实哪有人能把日子真的过得那么顺风顺水,我只不过想把这些柳暗花明的事物写给你们看罢了。
也算是一种鸡汤吧,但我是真的希望自己也能在某些时刻拉你们一把。
前几天,去采访Penguin(美国最大的出版社之一)的主编,聊到现在出版业的趋势,他直言不讳,“成功学的书最好卖,也卖的最好。” 理由是,
“Everyone has a child. Everyone is a child.”(每个人都有孩子,而每个人也都是个孩子。)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只是我们都太爱用批判一样事物来显得自己高级了。批判鸡汤批判成功学,殊不知,其实我们都是孩子,也都需要一些给予精神力量的东西,哪怕只是偶尔的一个时刻。
但也别沉迷,这只是推你的一把力量,重要的还是你自己。
最后,真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