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我们看到一个婴儿的诞生和成长,我们都不由得赞美生命的美妙和奇迹,我们对他们的未来充满希翼。现代心理学研究、教育学研究、脑科学研究等都充分证明了,婴幼儿时期所形成的一切会影响人一生。
人类智力和情感的发展源于感官接受外界刺激。感觉能力的发展是婴幼儿一切能力发展的基础。生命的成长首先来自感官的感受和印象,而一切感觉和印象的获得在于运动。感官的刺激和灵敏反应,大脑对感官的指挥和控制,都与动作的直接体验密切相关。因此,成人的任务就是要为儿童创设环境,通过各种引起兴趣的活动,使儿童的听觉、视觉、语言、肢体运动等多种感官的充分调动下,通过体验获得感知,并逐步形成对世界的认识。
唱歌和音乐游戏活动是所有儿童生而具有的本能,小婴儿就喜欢节奏鲜明、旋律动听、生动活泼的歌曲和音乐。越早把儿童放置于一个丰富活跃的音乐环境里,他们与生俱来的音乐潜能就越能够及早唤醒和开发。这个时期,艺术活动和游戏一样,是儿童主要生活和学习的方式。
婴儿和注意听人类语言中的音乐,尤其是音调、节奏和语法结构特性。很快的他们就会沉浸在音乐和语言声音难以抵抗的活力中。通过聆听和联系各种不同的声音——模仿及重复不同模式的声音——婴儿很快就能创编出充满表情而且富有音乐性的动作。
音乐提供给孩子们一个有力的沟通方式,因为它能舒缓性情,帮助集中注意力和刺激他们的反应。童谣和歌谣充满里重复的韵脚。而有节奏的拍子和诗词则扩展了语言的音乐性。音乐环境里唱歌和歌谣的活动大大滴帮助孩子们的语言发展。
今天我想要谈谈妙事多音乐。
在此之前,我所从事的幼儿教育工作都是以奥尔夫音乐为教材的,奥尔夫教材中的音乐大多以耳熟能详的儿歌为主,比如《粉刷匠》《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配有光盘和教案,老师带领孩子学习歌曲和舞蹈动作,主要以唱跳为主,当然也有一些乐器的伴奏,以节奏和打拍子为主。当时,觉得这套教材很好,至少作为一个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老师,我看到教材就能够很顺其自然的为孩子们上课,但是,上课的流程比较死板,所有的老师都是一样的教学方法。而那些歌曲也是以欢快和律动为主。
当时,蓝树在考虑音乐的教材选择,我建议选择奥尔夫音乐,因为我有经验,而且确实很容易上手。可是,最后还是选择了妙事多音乐,对我来说,我不明白这个教材的好处是什么,我甚至都没有听过这本教材上收录的歌曲,大多数都很陌生。后来,通过我的了解才知道,这些歌曲基本都是民谣,再经过妙事多的培训和妙事多音乐课程的观摩,我对妙事多有了新的认识。妙事多里的音乐细细听起来真的很好听,很舒服,可以听着睡着的感觉。而且节奏非常的明快和清晰,尤其是上课的方式,很轻快很简单,而且对孩子的音乐刺激是全方面的。
第一个环节是问候歌和名字。也就是相互问好,让孩子们相互认识,和老师相互问候。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在环境中稳下来。
第二个环节是弹跳歌曲。这个环节是孩子喜欢的一个活动,借着弹跳可以让小朋友体验到稳定的节拍感。
第三个环节是手指游戏。手指游戏主要是让小朋友们体验手指与双手的各种动作。这个环节还是比较平常的,几乎每个幼儿园和孩子互动前都会用手指游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因为孩子对于会变化的手指非常的感兴趣。同时,在这个环节还可以让那个孩子学习到有韵律的小儿歌,发展孩子的语言表达。
第四个环节是节奏模式,让孩子接触简单的拍子,并感知节奏的组成。
第五个环节是乐器,认识乐器并伴奏,在音乐中感知节奏。
第六个环节是舞曲欣赏。在乐曲中自由感知和舞动。
第七个环节是听力训练,为孩子播放各种自然而真实的声音,让孩子仔细听并辨认。锻炼孩子的注意力。
还有问答与呼应,游走动作,原地动作,认识身体,音乐会欣赏最后以再见歌结尾,有始有终,让孩子在音乐中成长。
关于妙事多音乐,还有很多细节和精华的部分我还没有吸收,现在的我只懂得一点点的皮毛。因为明天准备要上一节妙事多音乐,今天属于临时抱佛脚备课,所以将心得体会写下来分享。期待后期更专业的指导和培训。
明天的妙事多,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