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若愚

   

      王硕在“30天认知训练营”中提到了富兰克林的写作方法:他把自己欣赏的作者的文章找来,模仿其写法,反复练习,针对练习,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些不是走捷径小聪明,而是笨办法大智慧。

      看到这段话,我不禁想起这些年很多人在写作上走过的坑,在写作社群一年多的时间里,很多人到现在临了交稿时仍旧很慌乱,有的觉得没主题,有的觉得没话说,还有的说没素材,即使坚持写作的,能在一个小时内拿出满意作品的人也不多,有人说持续写作30万字就学会写作了,真是这样吗?如果没有经过富兰克林这种刻意练习的阶段,没有一条路走到底的“笨”功夫,即便你写了30万字可能也仅是输出的消耗而已,素材也好,主题也罢,说到底,都是来自于我们的积累,我们需要的。富兰克林的写作方法总结下来,就是模仿—练习—打磨的过程,这个过程看似花时间,但犹如摩天大厦的地基,打得深才能站得稳。

“笨”就是最高的聪明,这种使用笨办法习得某项技能的过程,便是大智若愚。既然我们大多数人成不了天才,做不到一目十行、倒背如流、快速记忆,那就索性做个不贪心的笨人,踏踏实实地做好一件有价值的事,就像曾国藩说的“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笨”到极致就是“聪明”,“拙”到极点就成了“巧”。

《庄子》有言: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每天练习写“见感思行”卡片就是学习写作的笨办法,把你看到的书、知识点重新理解,深入思考,用卡片形式呈现,这样坚持100天、300天,不知不觉你就成了写作高手。

009#方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人生中的得到最高的评价就是“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某些有才智出众的人不露锋芒,表面上看起来很愚笨的样子。 第一次...
    喜欢物理的男孩阅读 5,733评论 2 12
  • 前阵子听音频的时候听到一个故事,他讲的是王安石的儿子王雱的故事,写在《梦溪笔谈》里。里面讲到王安石的一个朋友拜访王...
    浪上头了阅读 4,796评论 0 2
  • 曾以为,熬过当时艰难的处境,一定会有一个光亮的明天。然而现在,回想起从准备考研之初到如今研二,一路上面对的是一个又...
    卡卡阳阅读 3,184评论 16 8
  • 深夜来, 睡意阑珊, 独相思。 辗转泪湿枕, 试问君何在? 披衣上楼台, 望一袭残月。 阵阵沁凉入骨髓, ...
    寒烟聚阅读 2,394评论 0 1
  • 给自行车的情书: 你这个长了两个轮子的简单机械装置,却是很多大孩子、小孩子甚至成人的梦中情人,也是这个地球上最受欢...
    日出东方天刚晓阅读 1,28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