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就像是摔碎了一角的瓶子,尽管从外观看来还是完整的,但那个碎掉的部分是真实存在的。
而我,就是这样一个破损的敏感而脆弱的瓶子。
在上大学之前,从小学到高中,从家人到朋友,我都是一个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的人。
外人眼里,我内向、话少、没特色,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
在家里,我连跟至亲的父母都没办法正常沟通,也没有机会能够好好沟通,他们管束我太多,我嫌他们不懂我。
从小,我就没有感受过家庭的温暖,家里充斥的几乎都是他们的争吵,而我人生的第一次人际交往,就在这样的环境里以失败告终。
也是因为这样的经历,才使得我这个神经质的水瓶座愈发冷热无常。
我不懂得要如何与别人交流、交际、交往。
2
以前上小学的时候,很害怕老师,怕在课堂上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如果不幸被点中,在站起来的那一刻,我通常是瞬间满脸通红,全身不自在的小声回答完问题,在老师批准坐下后才能放松下来。
小学的六年时间里,我一直是这种状态,加上那时的老师很凶,我几乎都被她们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过,因为做错题或者没带作业。
到了小升初的节点,我心想到了一个新的学校、新的环境,我一定要改变,我要变得开朗,我要学会交际。
进入初中后,也算是有点如愿以偿吧,班里的同学也都还算合得来。
印象中他们都很开朗,都很会玩,在他们的带动下,我成了自己觉得自己变得开朗话多的人。
但是在家人眼里,我是没有改变的。
高中三年也算过得开心。
高二因为文理分科,我去到了男女生比例差距很大的文科班,真正的进入了女生堆里。
女生多的地方对我来说是好的,因为在人际相处方面,我跟男生更不懂得如何交谈,常常是说句话就脸红的主(陌生男生,熟了之后就不了)。
也是在这三年里,我慢慢看清自己是一个极容易嫉妒、乱想很多、害怕被忽视的人。
因为女生多,因此几乎大家都是一起玩的,但是会分那种小团体的,比如五六个人、三四个人甚至比较好的两个人玩在一起。
女生之间,会很容易因为一次投机的聊天就玩在一起,当然也包括这个小团体里的人跟另外一个小团体里的人。
而我,最不喜欢的就是跟我玩的人跟别人聊的欢快,忽略我的存在,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也是不会直接说出口的,总是会以一种突然不理对方的方式来面对,希望她能在发现我的冷漠之后主动问我怎么了。
如果对方没有问,我就会觉得她并没把我当朋友看,然后搞垮这段友情,到现在也是如此。
3
都说大学生活是人一生当中最美好的时光,我也对此充满了期待。
但,期待了不一定就能实现,尤其是对我来说。
大一被分到了一个舍友来自天南地北的四人间宿舍,心想着一定要跟舍友处理好关系,毕竟要在一起住四年;
要加入一两个自己感兴趣的社团,延续自己的爱好;
要进入能锻炼自己的学生组织,增长自己的能力;
要交几个真正交心的好朋友,在大学里一起嗨;
要拿奖学金,给自己买东西;
要谈场恋爱,体会被爱的感觉。
现在我大二了,以上这些一个都没有真正实现。
突然想写些东西,在过度孤独之后。
有的时候,我自己都不懂自己,甚至会想,为什么会有我这样一个矛盾体的存在。
大二开学后,两个舍友搬走了,我跟剩下的另一个舍友都很开心,因为大一两个学期被这两个奇葩烦的不轻。
跟这位舍友关系还不错,同为北方人,同样的饮食习惯,在宿舍里还算合得来的。
但不同的是,她是大大咧咧的史湘云性格,而我是多愁善感的林黛玉性格。她对我很好,是个很大方不计较、有什么说什么的人,而我恰恰相反。
在她有了更合拍的朋友后,我感觉她们明显更谈得来,我常常插不进她们的话题,而在聊天方面我往往也是被动的一方。
于是我又重演了高中的那一幕,没有一点改变。
结果是对别人没丝毫影响,而我却觉得自己委屈的不行,开始不理她,尽管她开始还是一直在主动找我说话,我就装作不想回答,以简短的字词结束对话。
上课也是自己先走或者跟隔壁的走。她似乎是没有察觉到我的变化,这也让我更加生气。
4
把想法憋在心里不说出来让别人猜是瓶子的一大特点,这个有点作的特质在我身上展现的愈发强烈。
我会习惯性的胡思乱想很多,在很多小事情上钻牛角尖,尤其是在夜晚,在别人不在意的细节上。
我想着要变一变,不要再这样把自己最在乎的都疏远,亲情、友情、甚至爱情,都是这样让我一点点搞垮。
假装冷漠的我其实一点也不酷,我的眼泪都是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才泛滥成河。
没什么人能够真正的了解我,也不能猜透我的心思,我身上的保护色只有在剩下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才会褪下。
但是,真的是不想这样疲惫的活着了,不想把生活过得这么累,不想时刻在意别人的看法,不想再这么丧下去了。
作者丨笔名柒淼,大二在校本科生。
编辑丨张困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