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由于工作的调整,日常运维的同时兼做一部分需求分析的工作,其中有一个需求的处理过程,我觉得特别值得思考和记录,于是干脆成文一篇。
需求是由一个财务的成本核算人员提出,需求描述的也很简单,就是他在审批一类流程的时候,如果该节点中他勾选了返回本节点(勾选该选项,流程就不再重新流转,而是直接到本节点),新增加的相关物料的价格以及节约的成本能重新计算。经过核实相关物料的价格和节约成本的计算逻辑跟流程中的某节点有关,如果流程不重新流转,就无法获取到新的价格,计算就无法完成,于是跟需求提出人在勾选(不勾选)返回本节点的问题上反复沟通了多次,一直都未达成一致。
直到某一天突然想到一篇文章里面的一句话——当你遇到一扇被锁住的门,一定不要光盯着锁孔,而是要到别处找钥匙,此时的我虽然没有想到具体的解决方案,但是,我知道我一定是把“勾选返回本节点”当成了锁孔里面钥匙,其实它并不是,钥匙一定在别处。
经过反复检查该模版和流程图以及再次与需求提出人沟通,确认了以下信息:
1、该流程使用非常频繁,每天提几百个流程都很正常,财务因为物料价格等原因驳回也非常常见,如果每个流程都重新流转各个节点,流程效率会大大降低,同时财务节点前面的很多审批人也会抱怨为什么同样的流程需要审核两遍。
2、由于该流程使用的频率较高,财务节点如果每个驳回的流程都要重新手工核算节约成本,那财务工作量会因为手工核算节约成本而大大增加。
3、虽然节约成本的计算逻辑与流程中的某节点有关,但是仍然可以通过更新物料价格的方式来让节约成本实现自动计算。
经过以上分析,我迅速放弃了去锁孔里面找钥匙的想法,而是通过更新物料价格方式来实现节约成本的自动计算,很快与需求提出人达成一直意见,虽然中间也经历了一些小挫折,例如:虽然价格能正常更新,但是,更新后的价格无法重新参与计算,但是,很快这些都被逐步解决掉了。
经过这次需求分析的过程,我总结出以下面对复杂类需求所需要的一些方法。
一:理解现状,不是简单的听别人如果说他们的业务现状,而是自己能描述出来当前业务处理的过程,比如当前业务有多少人参与、他们各自的职责是什么、数据是怎么传递的、处理一次要多次时间、频度如何。
二:分析问题,要明确现有的业务流程上出现了什么问题,(效率低下、不合格、数据不准确、成本高)这些问题影响了多少人。
三:分析方法,其实就是找出解决问题的钥匙,首先就是不要盯着锁扣看,要学会去其他地方找钥匙,可以绘制出现有业务的流程图,有时候甚至必须到现场亲自观察,还有就是时刻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