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欢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对乡恋情最经典的记录。中华民族千年的文化和历史让我们走到哪里都不能忘却家乡这二个字。
现代社会,虽不至于和古人一样阔别家乡太久不归,但某种意义上从离开原生家庭,踏入另外一个城市上大学、入社会的那刻起,有些人的家乡似乎一样也成为了一个再也回不去能天天生活的地方。
前些日子看到一个数据,特别厉害:“1/6的中国人漂泊异乡,他们平均年龄不到30岁。”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
这说的不就是80、90后的我们吗?上大学、找工作,我们成为了所谓的“北漂”、“广漂”、“上漂”、“深漂”,这漂泊着的2.45亿人中的一员,有你吗?
远走他乡的我们,心里都告诉自己:我们的前程是璀璨的星辰大海。
M也一样。M出生在南方一个四五线小城市,广州读完大学后就定居当地工作,成家立业。工作后春节至少两年一归家,对家乡熟悉而陌生的感觉与日俱增。
祖国建设日新月异,旧城改造后家乡的路和建筑已经更新好几次,曾经的儿时街景、童趣好地,已然被大厦替代或拆迁一地。
开车靠导航,走路靠问路,模糊的记忆里剩下的风景也不多了,多想再走走那条天天陪伴自己上学下学的道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也已经物是人非。
M觉得家乡有点变得开始和大城市一样陌生,亲切熟悉的场景让自己一下不能完全习惯。
夜晚小城中心广场上的商场和霓虹灯闪烁着照亮了欢喜来逛街和跳广场舞的人,如果不是还有父母双亲和一些从小长大的伙伴们以及七大姑八大姨亲人们什么的在此地,这里还有什么可以值得归来呢?
因为还有亲人们和熟悉的朋友们在家乡生活,所以见到自己想要见的人才是春节回家乡的最大意义吧。
M在高中同学聚会的饭局上,满怀期待的和读大学后回家乡工作的几位同学聊起来,想从他们的口里知道更多的家乡情况:
M: 看到家乡发展这么好,变化这么大,真的是很开心。
同学甲:那也比不上你在的广州,那是一线城市,繁华大都市。
M: (略显尴尬)最美不过家乡好,这里有我们很多的成长记忆,大城市总归还要我们的下一代人才完全算土生土长啦。
同学乙:所以我们的子女就竞争大了,从小就输在了起跑线上,现在教育资源和我们当年读书不一样了,差距还是很大的。还是你们好啊!
M:大城市养家压力大,各种消费高,车贷房贷,也要各种努力。
同学丙:当初离开大城市回来也就是觉得工作节奏太快,家里什么都有了,还是回来舒服些。不过回来就缺少了大城市的便利和少了很多能说的上话的人。
尬聊结束,M笑呵呵的碰杯喝酒。
有那么一批人当初是自己选择要回来家乡工作,回来了又嫌弃没有大城市的交通便利,繁华商场,娱乐设施,教育资源,医疗设施,以及迪斯尼乐园……
M觉得家乡的美食无可替代,是不是下次回来就只满足味觉好了。
亲戚们问M和妻子广州工作中午回家吃饭多久?M说之前说了很多次了,大城市工作中午不回家吃饭,就在公司附近吃。 亲戚们说辛苦。M心里摇摇头,这怎么说呢?
家里人总是逼着生二胎,却不清楚奶粉钱和教育的钱有多贵。M算一个账出来,家庭的年支出吓死人。
网上流传的一线城市养大一个孩子最高值可以在800万人民币以上,最低值也在200万人民币。家庭压力可想而知。
因为思维的迥异,M快成了 “外乡人”。
M和妻子努力在广州买了房,他们在城市生活,看歌剧,读诗歌,去旅行。而在家乡,大部分人还主要看你是不是在体制内稳定工作,谁家姑娘嫁了谁的儿子,谁家又生了孩子,今天打麻将是不是又赢牌了……
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城乡的差异、新旧的交替,在过年时从四面八方赶来,撞击了心灵。
小城市容不下灵魂 ,大城市容不下肉身。
M觉得岁月很漫长,小地方一眼看得到头的人生太可怕了。
大城市有无数可能实现的梦想等着你去发现。对于有梦想的人来说,小城市太小了,小到容不下梦想和灵魂的栖息。“看过大城市的繁华,就不会再贪恋小镇的温暖了。”
我年前在网上看到一篇自诉文章,说一在北京工作多年的技术控大叔,突然就想着把北京不错位置小区的房产给卖了,套现回了五线老家生活。
一年多之后,他发现,经过给父母养老,各种给乡亲打点后的这么一番折腾,纵然身上还有几百万现金,确无任何增值的动力了。
吃喝安逸,和周围人聊不上几句话,不匹配的工作收入环境,让他猛然发现自己还是应该再杀回北京,那里才有自己的梦想生活。
结果这位大叔所付出的代价是:花二倍多的价格重新买回了一套位于当年曾经居住的小区房子,卖出去的面积是100多平,再能买的起的面积是70多平,还是各种凑合吃力吃紧的支付了首付。
大城市房价增长的速度限制了你的想象力。也狠狠告诉你:离开我,你肯定会后悔的!
如果你是原本生活在乡村的翠花、狗儿……通过自己努力上大学进入大城市工作定居,变成了公司里的Linda 、Kevin ……那回乡的冲击会更大。
年复一年,社会在发展进步,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逐渐差距缩小。家乡人们的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上的更新,还得靠我们每一个体会了城市多元化生活的年轻一代,去努力,去重塑,一定要坚信:美好的精神时代已经来临,我们活着的最大意义就是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去传播美好生活的意义。
带父母来看看自己生活的城市,带他们出国远行,去看看世界的广阔。
把亲戚们的子女团结起来,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有多美好,我们爱家乡,也希望你们带着父母上一代人一起与时俱进。
家乡可以随时回去看看,那是根之所在,不能忘却。
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已经发现:家乡似乎变成了可以偶偶回去度假,晒朋友圈的美地,却是再也回不去能天天生活的儿时过往了。
人在哪,家就在哪。这个变迁的时代,愿把他乡作故乡。
关于作者:
欢姐,曾浪迹英伦四年,现居于魔都十年。梦想成为很多很多主流自媒体平台的签约作者。80后的思想,90后的灵魂,00后的身体,喜欢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喜欢写自己喜欢的文字,喜欢自己喜欢的人,用最毒的语言、最逗逼的态度重塑你的三观,洗涤你的灵魂,做一个热爱生活、灵魂有趣,自带春风的人。微信公众号:欢语欢愉(ID:huanpress)
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