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传关公关云长之《风雨竹石刻》颇多,但能讲清其历史脉络者不多。
肥城《风雨竹石刻》原在肥城老城西南四十里龙庄(今石横镇隆庄村)关帝庙中,清朝时期镶嵌于孔庙大成殿后壁。因肥城老城区迁往新城,后又把原在桃园镇的玉都观迁往新城,两相合并,《风雨竹石刻》随安放在玉都观吕祖殿内。《风雨竹石刻》之诗文阴刻风竹、雨竹画各一组。诗曰:“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
隆庄村是古官道必经之处,历史上曾有皇帝驻跸,为“龙庄”,关公路过为“阳野”,官军遇雨在此以火烤甲胄为“燎甲庄”,解放后方改为现名。明天启三年(1623年),肥城知县王惟精在关帝庙内见到《风雨竹石刻》,大为赞叹,因便用刷锅的炊帚即兴写下“超群绝伦”并刻石。
相传,关公携二位皇嫂由袁绍军去徐州陶谦处寻访刘备,路过该村时遇雨,并避于紫云桥下(现该桥仍在通行使用。)关公感叹时运多舛,以大刀在石壁上刻石以画藏诗,以竹喻志言志,随成传世之《风雨竹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