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生家庭的羁绊:用心理学改写人生脚本》,这本书就教我们用心理学的知识看见自己,活出自己,摆脱原生家庭对我们的控制。
作者相先生,心理咨询师,今日头条、百度签约作者,付费专栏作者,以自媒体账号“心理相先生”在今日头条、百度、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心理学内容的创作,迄今已有60余万粉丝,文章阅读量累积过亿。
书中,作者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为读者梳理出四种摆脱原生家庭羁绊、改善人际关系、活出自己的方法。
一、和原生家庭分离
有人说,“人的一生有三次出生。第一次出生,是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创造了一个生命;第二次出生,是母亲把我们生下来,进入一个已经存在的家庭系统;而第三次出生,就是我们成为自己的决定者。
而原生家庭就像容器,它影响着我们的内外,甚至未来。
在家庭中,包括亲密关系之间,其实也需要这样一条“边界线”,保持一线之隔,大家都舒服的距离。
父母们经常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控制着孩子们,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拥有自己独立的思维确实不易,但是我们也确实看到很多脾气暴躁,性格暴力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不自信、自卑,容易讨好别人,这就是原生家庭给孩子身上带来的烙印。
因此,父母也应该摆脱“控制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自己拥有自己的人生,而孩子也应该趁早锻炼自己的独立思想。
分离是成长的开始,一个人最基本也是最大的成功就是成为一个拥有自由意志、独立灵魂,自立自强的人。
![48C6L]J8}LJAJAJ`H{8RQ]O.png](https://upload-images.jianshu.io/upload_images/3625164-456aadfe40c1ca7f.png?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二、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
我想这一点,对于所有的孩子来说都是比较容易做到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所在,而且现在的父母也逐渐尊重孩子的个性,愿意为孩子的兴趣买单,支持他们发展自己的特长。
父母和孩子在兴趣特长上产生的分歧,可能就是当学业紧张的时候是该选择专注学习还是专注特长这一点吧。
从学业发展上来讲,没有一个父母不希望孩子在学习上能够名列前茅,这个时候的兴趣特长,特别是和学习无关的兴趣特长,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而在孩子眼中,追求自己的梦想,追求自己擅长的事情又是不容忽视的,这就会产生亲子之间的矛盾。从古至今,能够坚定不移地支持孩子兴趣的父母不多,能够倾其所有打造孩子爱好的父母也不多,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除了要把握住自己追求兴趣的度,还应该用适当的方法说服父母的态度。
如果一旦决定,那就坚持自己的想法,毕竟孩子有他自己要追求的人生,不是为我们而活。
原生家庭是我们一生的起点,却不是终点。从起点到终点的路程,是由自己掌握的,父母的陪伴最终会退出,后面的路靠自己走。
原生家庭给了我们生存的可能,但是我们不能被原生家庭羁绊一生,要走出自己的路,走出自己的特色。决定站上什么样人生起点的不是自己,但决定人生走向的,可以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