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这里说的并不是父母是什么样,子女就是什么样,而是父母有什么样的习惯和素质,一般地,子女就会有什么样的习惯和素质,从、而对孩子的一生造成重大的影响。
其实,与其说孩子的习惯和素质需要外来刻意的培养,不如说是孩子受外在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主动做出改变。古人在《大学》里早就说过: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人从小就有学习和认知的本性,孩子会观察成年人的思考行为模式,然后去形成自己的方式,那么孩子所接触到的一切人和物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想让孩子不抽烟,自己就不要抽,想让孩子不搓麻将,自己就不要玩儿,其实这些道理古人早就说了,这不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么!很多父母恰恰没有做好这个榜样,这可不是君子所为啊!但并不是说想让孩子成为科学家,你自己就要变成科学家,这是条件所不允许的,而是说你最好能影响和引导孩子朝那个方向走。
您想让自己的孩子养成读书、热爱学习的习惯吗?那您就自己先养成这个习惯,每天回家孩子都能看到您在津津有味儿地读书,并且饭桌变成了讨论知识的平台,一家人其乐融融地探讨着历史、文化等有趣儿的知识,我相信不用您逼,孩子自然而然就会感受到读书的乐趣,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自觉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
不管您爱不爱看书,只要想让孩子养成看书的好习惯,就一定要以身示范,引导孩子,就像《大学》所说: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什么意思呢?如果一国之君对臣民所下的命令和他自己的行为相反,人民是不会遵从的,教育孩子是不是一个道理呢?
相反,同样是这个例子,实际生活中很多父母的做法却是:苦口婆心地劝孩子: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啊!不读书将来没出息、上不了大学、找不到好工作、没对象……(此处略去100字),然后孩子不听话就去逼迫他读书学习。
请问孩子刚刚开始接触这个世界,他们的心智刚刚打开,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等各种观才刚开始形成,他会知道父母所谓的上大学、找工作有多重要吗?孩子没有成年人那么长远的眼光,如此苦口婆心的劝导和逼迫,非但不会让孩子爱上读书,反而会让他讨厌读书。其一父母所说的好处在孩子看来丝毫感受不到,他甚至可能会认为自己的父母在害他,因为别的孩子在快乐地自由自在地玩儿的时候,自己的父母却在逼自己看书学习,去实现在他眼中狗屁不是,在父母眼中却是争分夺秒的事情;其二他会把父母的劝说和逼迫当成唠叨,渐渐地把对父母的话的厌烦转移到对读书学习这件事本身上,一提起读书学习,他就会想起自己被父母教育的痛苦和无奈,从此这个孩子再也不会爱上读书学习了,所以,苦口婆心地劝说和逼迫看起来是在帮孩子,可实际上却是好心办了坏事。
跟孩子讲那些成年人的大道理,他可能表面上能听个大概,但深远的意义他是不会明白的,因此很多父母给孩子讲的那些道理,孩子其实根本没听进去,更不用说主动去做了,孩子反倒认为你很磨叨,恨不得赶紧脱离你的束缚,用劝说和逼迫的手段只能维持物理现状,也许孩子坐在那里假装看书,而心早就不知道飞到哪个世界去喽!
其实孩子的想法很单纯,那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做让自己快乐的事儿。为什么现在物质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孩子不缺吃、不缺穿,教育条件也有很大改善,更好的书、优质的资源等等,这些以前没有的条件现在都是实现了,而很多孩子却不快乐呢?还不是因为上面所说的父母的劝说和逼迫所导致的么!而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让那些父母所劝说和逼迫孩子去做的那些事情变成他们想做的,如何才能变成他们想做的?小品里的赵大叔已经用他高超的忽悠技巧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那就是引导范伟自己主动去找那个轮椅。也就是说父母首先要做出表率,如果父母成天捧着一本书,读的如痴如醉,孩子受这种耳濡目染的影响,他不想变成一个爱看书的人都难!
有效地教育孩子的手段并不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和被动的逼迫,而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应该首先做出表率,让孩子感受到乐趣,把他们希望孩子做的事情变成孩子自己想做的事情,激发孩子的主观能动性。
看来,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父母”!不是拼父母能给孩子多少财富,而是拼父母能给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