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书法的朋友在练习的时候,当然是力求自己写好,尤其是写楷书的时候。要求一笔一画一点,都有其固定的位置,而且要计白当黑,要看出黑的墨迹所围出的那种空间,也要体会到白的的地方所显现出的属性空间,这样才能达到比较好的状态。
但是实际上在写的时候很难达到。因为当代以来,尤其是这几十年,我们很多人把书法单单当作一种技巧来练习,而更多的所谓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则更注重它的艺术性,走上自我陶醉、自我欣赏的艺术的象牙塔之巅。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原来实用的目的已经被大大的削减。
古时候许多年轻学子在记笔记,写文章,写家书,赴科举参加考试的时候离不开毛笔,都一定要写字,字的重要性非常大。所以不知不觉之间,或长或短,其中用的最多的书体-行书也就最终都进入了比较好的状态。而现在大多数人是进不了这个状态的,哪怕就是所谓的专门的书法专业的人,也或炫技,或燥热而乱抹,还有所谓的展览体,既注重前所未有的字大又注重各种颜色的拼接,变成了花花绿绿的东西。
在种种不利情况之下,要想进入一种自然状态(所谓的自然书写),便是难能可贵的一种境界。
我们来探讨一下关于自然书写,就是指的一种自然的状态,是我们在抄写一些诗文的时候,把注意力放在内容层面,而不是放在字如何写得更好方面,书写的时候不求书法的娴熟和表现力,自然而然的,能够呈现出自己所在的自然状态,呼吸气息和自身的书写水平。
这样的书写活在当下,立足现在,并不强求,所谓无意于佳乃佳。自然不求调息而气自平和,不求调心而心正中平,这是一种很好的养生状态,也是一种类似于我们后来所说的天地境界,在这样的时候就臻于一种高妙的书写境界。
魏晋时期学人大都有这种状态,而后世自从唐楷法度森严之后,有好有坏。好就是在形式上开发到了相当完美的境界,依此以入书法,有迹可循。坏的地方就是不再自然了,高手还是很好的,时代使然,每况愈下。方法也是有很多的,比如尽量模拟当时的书写条件,用当时的笔墨纸砚,大量临摹他们当时的书札信件(当然要以墨迹为主,碑刻会极大的限制我们的成就)等等方法。
对我们目前而言就是尽量在做笔记,抄书的时候大量的用繁体字竖式来进行毛笔的抄写,写的多了之后自然而然行气章法就有所得。这是很好的一种方法,每天都抄他几十字乃至几百字,并且注重整体的完成感,一篇诗丈就是一副作品。学而久之,必见效验,诸君不妨一试。
焚香弹琴,舞剑长啸,品佳茗,钞金经,钢铁丛林中沾染古雅气息,涤去凡尘,应对俗世,让我们优雅的书写,进入古典的慢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