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介绍自己姓氏的时候有两种习惯,一种是拆分偏旁,比如我姓吴,口天吴,还有一种不方便拆分,只能找大家熟悉的历史名人解释,比如我姓关,我会说关公的关,因为历史上最有名的当属武圣关二爷关羽,家喻户晓,流芳百世,是忠义勇武的代言人,甚至连财神爷的地位都被他取代了,受商贾们的膜拜。细想起来,可能是因为封建社会商人地位最低,而且主流的印象始终是无商不奸,所以商人正是看重关二爷忠义,才造像膜拜,纯属个人猜测,就不展开了。
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五关招六将,这都是后人津津乐道的段子。真实性就不考虑了,毕竟这些故事都是出自三国演义这本小说,是小说就有杜撰部分,为了艺术创作嘛,可以理解,不然只靠三国志那几百个字,有多少人愿意看啊,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影响。
小时候嫌看字麻烦,就看三国演义的电视剧,那时候每到寒暑假都播。后来看了小说,才有了和电视剧不一样的体会。首先就感觉关羽的形象没有那么高大上了,甚至到后来还有些嫌弃。他被后人封为武圣,那必然是武功盖世,如此牛逼的人一般会形容为于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当年赵云怀揣阿斗,七进七出,虽然有曹操不忍伤他之心的因素,但毕竟人家靠自身能力成功突围了,也才封了个常胜将军,武圣应该比这个牛逼几个量级才对得起“圣”的称号。结果早年间这三兄弟一直在做一件事,就是逃跑,尤其是刘备跑的家属都不顾了。本以为武圣嘛,又是年轻力壮之时,再加上逃跑经验丰富,肯定很容易走掉,结果被曹操的人围在小土包上。按理说这个时候血气方刚的人就应该自刎,士可杀不可辱啊。结果辽哥劝了两句,二爷就借坡下驴了。还借口说因为两位嫂嫂的缘故,拜托,你们兄弟逃跑时根本不管人家,早些年为了日后不耽误自己,走之前家属都杀,现在又拿她们说事。还不能说降,面子上挂不住,架子也还得端着。人家曹爷看得起你,赏你锦衣玉食,美女财宝,良驹宝马,你还假惺惺不要,那你倒是全都别要啊,临走还把人家的马骑走了。这就好比说我不要你的礼物,但我只拿最贵的一件。小说里都能看得出来,武力值也就那样,更不用说三兄弟群殴吕布一个也没得到好处的事了。能算前十,但第一就牵强了。
武力值只能算凑合,再看看心理上吧,忠义之人,五虎将之首,品德上应该也不差。但又让我失望了。总感觉二爷在论资排辈,反正感觉很多人他都看不起,亮哥刚来的时候,各种看不起,打了几仗,算改变看法了,超哥刚来的时候,各种看不起,要不是亮哥说好话哄着,二爷就要不管荆州,直接找超哥单练了,你丫能不能成熟点。白瞎了亮哥的良苦用心,二爷没认识到自己刚愎自用的缺点,后来被阿蒙给灭了,也算是no zuo no die,意料之中了。
倒不是说二爷一无是处,只是觉得言过其实。不过后世怎么评价,与当事人也无关了,如此宣传都是为了统治需要,只要达到目的就行,是谁无所谓,说你是你就是,杜撰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