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鱼能买断一段老表情,且听表姨细细道来。
表姨结婚的年代,是物资匮乏的生产队时代。大人一般都要在生产队里工作赚公分,这样才能分米吃。偶尔有闲暇时间,才可以干点自己家的事。表姨夫的海事做得很好,鱼虾蟹都能捉到。
一天早上,表姨夫捕了两斤跳跳鱼,让表姨拿到菜市上卖了换点粮。
表姨提着鱼到了半路,碰到她姐姐家的孩子,所谓表侄子。这位表侄子是做商贩的,问表姨去办什么事。表姨如实说去卖鱼。表侄子让卖给他。一块五毛钱一斤,鱼有一斤半。表侄子给了表姨八毛钱,就走了,没有什么后话。那个时候,一块钱的米,够表姨家吃几天了的。表姨心想,可能是这次他没带够钱吧,可是也没有说什么时候把钱给我补上呀。后来就真的没有说起给钱的事情了。
表姨回家说了这事,表姨夫气得不行。菜市场能卖两块钱一斤,他给了低价就算了,竟然钱都没给够。表姨将这事儿跟他自己唯一的弟弟说了。这唯一的舅舅就去表侄子那里骂了他一通。可怜表姨家这么穷,你还坑她钱。这算是应了那句话,真是无奸不商。
至此,那位表侄就对表姨没有好印象。从来不像其他表侄一样,关心表姨,也不跟老表们来往。逢年过节,其他表侄见到表姨,都给表姨塞红包,偏偏他没有。多年来,仅仅是表姨跟她亲姐姐有来往。
有一年表姨家的儿子建了新房,摆酒席,打电话去请那位表侄子来吃酒席。
“喂,是老表吗?我是你二表姨这边的~”
话没说完,那老表回了一句“表什么表,表你狗娘养的!”
从此,这位表侄也就不再是表侄了。他后来生了重病,表姨和儿子们也没有去探望过他一次,直到他去世,一次也没有去看过。
亲戚亲戚,一样都是利益关系,都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你来我往,你不来则我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