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步:深入前线
2、第二步:研究趋势
A、分辨短期风向和长期趋势:
风尚:通常来的快,去的也快;总被媒体大肆报道,因为它迅猛的爆发。
趋势:通常包含很多缓慢的变化,往往无人问津,因为它发生的缓慢。
B、利用长期趋势的两个技巧:
一是不可操之过急,要符合自然规律。
二是别人追求风尚,我选常识和价值。
3、第三步:洞察细节
A、你只能从某些细节里,发现一些战术机会。
B、把细节中发现的战术,逐步的发展为战略。
4、第四步:选择聚焦
A、聚焦有三步:
第一,理解心智,缩小焦点。
第二,顺应心智,利用已有认知。
第三,选择简单信息,选择单一信息。
B、聚焦的优势:
第一,聚焦于一种产品、一种利益以及单一信息,让商家传达的信息更加锐利,有助于很快打入顾客心智。
第二,聚焦形成专业形象,被视作专家,是同类中最好的。
第三,聚焦让自己成为产品品类的代名词,获得品类的最大利益。
5、第五步:确定战术
确定以竞争为导向的战术,一般有五种,很难被对手复制。
A、第一种是挑战者战术:如果你是市场第二位、第三位的挑战者,选择攻击策略,就一定要攻击对手强势中的弱点,让其无法反制、无法复制。
B、第二种是领导者战术:如果你是品类领导者,你要选择的攻击策略,不断的推出新品,进行自我攻击。
C、第三种是概念性战术:好的营销战术,应该是概念之战,而不是产品之战。战术是否有效?在于能否找到一个能推进业务的概念。
D、第四种是负面性战术:任何一个正面的竞争性心智视角都会带来负面的因素;宣传负面因素和正面因素同样重要,因为负面因素赋予战术可信度。
E、第五种是高价格战术:实际上,高价是个缺点,但它为品质战术提供了可信度,让人们相信产品值很多钱;最终,高价变成了产品本身固有的优点。
6、第六步:对内变革
“自下而上”营销的实质是:接受心智中的既定事实,转而对企业内部进行相应的调整。
A、改变名字:如果名字不利于战术融入战略,改掉它。改变名字,要符合潜在顾客的心智,而不要挑战潜在顾客的心智。
B、改变产品或服务: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不利于你将战术融入战略,改掉它。在将战术融入战略的过程中,对产品和服务进行改变,是最为常见的。
C、改变价格?很难:因为在一开始,就应该设定合适的价格;否则一旦产品的心理价位形成,就很难改变。
D、改变心智,最难:因为这种改变,需要人们“忘记”一系列认知,并“记住”另一些认知,这是非常难的。
7、第七步:对外转移
面对市场营销中的竞争困局,商业决策者可以转移战场。
A、转移目标群体:比如万宝路香烟,从女性到男性;百事,从中年人到年轻人;汉堡王,从小孩到成年人。
B、转移产品领域:比如迪士尼是普通大众都可以看的G级电影,但是真正赚钱的是PG和R级电影。所以,迪士尼工作室进入成人电影领域,取名为迪士尼电影,他们失败了,后来迪士尼工作室提出“产品转换”战略,为成人电影起名为试金石影业。
C、转移传播焦点:很多时候,为了取得成功,不得不收缩战线,牺牲一部分业务,完成焦点转移,而这意味着从通才变为专家。
D、转移销售渠道:比如完美日记们早期很难在线下渠道大幅启动项目,转而从线上销售渠道完成了初始积累。
8、第八步:进行测试
A、消费者测试:找种子用户,对产品进行多维度的测试。
B、销售员测试:找来公司内部优秀的销售员,测试产品的卖点、定价、包装等等。
C、媒体测试:找来媒体圈、公关圈内的资深人士,询问他们:这个概念,有公关价值吗?有新闻价值吗?
D、对手测试:在区域市场进行小范围市场测试,看是否能引起对手的警惕或反击。
E、产品线测试:在区域市场进行小范围市场测试,看是否会对公司旗下的其他产品产生踩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