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人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朋友,幼时是邻居家的玩伴,长大了是同班同学,再长大也可能会是同事,老了也许就是跳广场舞时左手边位置的舞友。
在我们漫长的一生中,按我们可以活到80岁计算,我们的寿命就有29200天,世界人口60亿,平均每天遇到1000人左右,那么你我相识概率为千万分之五,相知概率仅为十亿分之三。
遇到你,认识你,与你成为朋友,何其幸运。
但是如何延长朋友的期限呢?我认为,给彼此适度的空间才能让友情延长保质期,也就是围炉夜话里的观点,淡中交耐久。
古人在处世为人方面的智慧总是很博大的,我们用了很久才明白的道理,翻开书才发现前人早已有一句很精辟的话来阐述它。
曾经上初中时有一个好朋友,我们关系很好,无话不谈,每天一起上下学,一起吃午饭,一起锻炼,甚至连去洗手间都要一起去。这里叫她A。
这样平衡友好的状态直到另一个女生出现才被打破。现在回头看看,平心而论那个女生人也很好,不是现在人们所厌恶的绿茶白莲一类,性格直爽大方,阳光向上。这里暂且叫她C吧。
C和我们做朋友,起初三个人都很高兴,觉得人多了玩着热闹,而且很巧合的,C离我家很近,每天早上都可以一起坐同一班车来上学。但是慢慢地,最初和我一起玩的A就有些不满我每天和C一起来学校,觉得我们之间的关系比和她的关系近了。
然后再有我和C独处的时候,我总觉得我在A面前有种愧疚感,这种感觉让我抬不起头,仿佛是我背弃了和A的友情。
最后直到初中毕业,我和A的关系都不能再像以前一样热烈而真挚,我们心里总是带着芥蒂,于是很顺理成章的,到了高中,联系也就慢慢少了,再到现在,已经压根没有联系了。
说不遗憾是假的,我总是希望我能有个超过十年交情的朋友,也许是为着那句很有名的鸡汤:愿我十年后提着老酒,愿你十年后还是老友,我们粗茶淡饭,一醉方休。
后来想想,要是最开始我们的关系不那么近就好了,要是没有最初的形影不离,就算后来加入了一个新成员,我们也不会那么相互猜忌吧。
人都是有感情的,也都是有一定的占有欲的。这种占有欲体验在各种感情上,于是爱情里有了小三小四,亲情里有了二胎,友情里也有了先来后到。
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样的感情无疑是最明智的。恰到好处地出现,正当时候地离开。在你需要我的时候,我来陪你;在你平日忙的时候,我不打扰你。努力拼搏自己更好的明天,也祝福你有明媚的未来。
是不是我们也该仔细想想,嗯,这位朋友,咱们的距离是不是有些太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