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自强不息
九年级七班柯紫月
当我们处于青春年少的时候,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努力学习,可我们应怎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呢?这就需要我们勤奋、自强不息的不断探索和研究。
首先我们要说的就是勤奋。在我国古代就有很多名人有着勤奋这一精神,例如:汉朝时的匡衡,年少时的他,非常勤奋好学。但由于家中实在贫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去干很多事情去养家糊口,只有晚上,他才可以安下心来读书,不过,他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再看书了,匡衡非常心疼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的痛苦。
他的邻居是一个有钱人家,只要一到晚上,他们就在每个房间里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很亮。有一天,匡衡鼓起勇气,跑到邻居家中,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却买不起蜡烛,可否借您家一寸之地来借我读书呢?”可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穷的人家,就恶狠狠的挖苦匡衡,说:“既然穷的连蜡烛都买不起,还有什么资格读书!”匡衡听后十分生气,不过这使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读书,并要把它读好。
匡衡回到家中,想了一个法子,便悄悄的在紧挨着邻居家的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个洞中透了过来,匡衡借助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部读完了。可匡衡这是觉得读完这些书,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想读书的愿望就更加的迫切了。
在他家的附近,有个大户人家,家中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这大户人家的门前,他对这户人家的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做牛做马都可以,无需报酬,只求能让我您家的全部书籍。”于是,这户人家的主人被他的这种勤奋的精神给打动,便答应了匡衡借此读书的请求。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因为他的勤奋,再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使之成为了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不光在古代有着这一精神,在当今社会,这样的人也是数不胜数。例如苏步青的刻苦学习故事。
苏步青,1901年生,我国的著名数学家、学者,曾任复旦大学校长。他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在地里劳动:放牛、割草、犁田,什么都干,那时的他心想这辈子肯定是没有读书的机会了。可恰好,村里一户有钱的人家请了一个家庭教师,教他的公子读书,苏步青只要一有空,就跑到那户人家的窗外听课,随手写写画画,可万万没想到,那位公子哥没学到什么东西,苏步青却因此学到了不少知识。他的叔叔见他这么想学习,便拿出钱去说服苏步青的爸爸,把他送到百里之外的一所小学去读书。
在小学里的第一个学期,苏步青考了一个倒数第一名,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里热心的鼓励他,这让苏步青大受感动,决心发奋图强。这下了决心可就是不一样,从第二学期苏步青每次考试成绩都是第一名,直至大学毕业。
苏步青就是抓紧时间,勤奋学习的典范,他从小学起,就抓紧时间读了很多书,他的第一篇作文交上去,老师一看,他的写作手法便是古代《左传》里的写法,便怀疑这不是苏步青自己写的,于是老师就在上课时随便点了《左传》里的一篇文章问他写了什么,可不料,他立即将那一篇给老师背了下来,这就是老师和同学们大吃一惊。
可在我们的学习中,只有勤奋是恰恰不够的,这就还需要我们像梅花一样自强不息、坚韧不拔、不屈不挠。
梅花,冰枝绿叶、疏影清雅、花色美秀、幽香宜人,“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崇高品质和坚贞志节,象征着我们龙的传人的精神。梅花斗雪吐艳、凌寒留香、铁骨冰心、高风亮节的形象,鼓励着人们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地去迎接春的到来。
梅花只有经历了彻底的寒风冷雪,才会散发出幽香,而我们只有经历了挫折和失败,才会使自己知道要拥有勤奋、要拥有自强不息、要拥有坚韧不拔、要拥有不屈不挠的精神,才会在属于我们的蓝天下尽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