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往常一样,早晨起来,Stretching body,浇花,打开小爱音箱,放起爱听的Jazz,冲上一杯浓浓的Coffee,便坐在窗台边的小园桌旁阅读,今天读维特根斯坦,前天和柴老师说起陈嘉映教授,想读他的书,柴老师说他是维特根斯坦的研究者,所以这两天再读维特根斯坦。也许我有些矫情,一闻到咖啡的香,就想读书,或许不是真的爱喝咖啡,而只是喜爱这种感觉,享受这种情调吧。
往日里,听着音乐,晒着太阳,喝着咖啡,读着书,是我在“心岛”工作室里最放松的时刻,而这宁静只属于我一个人的,也是我最喜爱这个房子的原因吧,我给这儿取名“心岛”,是修心,思考和创作的地方,也是灵魂安放的所在,如一座孤岛。去年从宋庄搬到亦庄,亦庄是北京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艺术圈没有任何关系,像是世外桃源,不像是在北京的感觉,这儿是高科技公司的集中所在地,如京东,小米,奔驰等等,人口密度刚好,不多不少,餐厅,娱乐,交通都很方便,我最喜欢的便是对面的大公园,我叫它“林肯公园”,犹如曼哈顿的中央公园,和中国的大多数的人工化公园不同,有跑道,各种球场,还有小树林,清水湖,小土丘,在早晨跑步时偶尔还会碰上几个老外,fell有如在纽约。
今天是阴天,窗外下着小雨,空气中湿漉漉的,金黄的银杏叶洒满了一地,北京已进入冬天了,枯树枝上有几只喜鹊在追逐着嬉戏,犹如工作室里的爵士乐一样有点儿暧昧,这天儿适合思念,哈哈,但不知道要思念谁......这几天都没有太阳,不知是雾霾,还是阴天,11月中旬是北京供暖的日子,也许和这个有关吧,据说北京的冬天大都是笼罩在雾霾下,20年前移民了美国后我很少回国过冬天的,今年的COVID疫情还不见好转,欧洲和美国都已是第二波了,全球已感染已超过了五千万,而美国就占一千多万,目前只有中国还算是一方净土吧,今年恐怕是回不了美国了,既来之则安之,安心在这儿创作和生活吧,写到这儿,只想说感恩生命中的一切!
没阳光的日子,心情有点儿down,甚至怀疑生命的意义,虽然一边在怀疑着人生,但一边还要坚强的面对生活,有时人和世界,精神和现实永远就是这样的撕裂着。最近在探索和创作一个新的系列“折叠2020”,用纸做出各种褶皱,再涂色,自然生成“形”和“象”,打破了平面二维空间,如流动的浮雕,时间和空间折叠在一起,让我想起柏格森把时间描述为是没有开始,没有终点的绵延,连绵不断,生生息息。
在“心岛”工作室里边创作边听哲学史,从古希腊古典哲学苏格拉底听到了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弗雷格,罗素和维特根斯坦,哲学和艺术不可分割,都属于思想,精神和灵魂的范畴,艺术家是通过作品来表达思想和再现世界。维特根斯坦是我最喜欢的哲学家之一,他给哲学划界,分为可言说和不可言说的领域,他说要把可说的一定要说清楚,而不可说的,要保持沉默,如生命的意义?什么是美?什么是爱?... 他对“传统哲学存在”的否定和颠覆,通过对语音的逻辑分析,来探寻语言和世界的关系,他提出的“语音图式论”和“语音游戏说” 最终取消了传统哲学存在的权利。
他的传奇一生,以及对传统哲学的反叛精神,让我想起法国艺术家杜尚,两位大师惊人的相似,出生在同一时期, 杜尚否定,戏谑和颠覆传统作品,改变了艺术创作的手段和观念,杜尚的意义在于他对艺术的边界和本质提出了质疑,使我们以新的眼光和视角来看待整个艺术史和艺术品,他的现成品作品“泉”奠定了“观念”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地位。这两位都是我喜欢的大师,哲学与艺术,思想与精神,什么都不要解释,都明摆在那里,在真实的表达着世界。
雨还在不停的下着,慢悠悠没有停的意思,望着窗外一地的金黄,看不到一个人,如此的安静,觉得应该把这一片刻的宁静记录下来,与你们分享。
吕美 Nov18, 2020
北京 心岛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