弈者,易也。古老之“弈”不知起源于何时?也许,在天、地、人的阴阳交会中,便暗含了它最初的信息。我们可以设想,中国原始时代的先人们,在地上画三五道方格,摆上些黑白不同的石子,占卜问卦也罢,做攻杀游戏也罢,它肯定就是古老之“弈”的雏形。中国古代把围棋称之为“弈”,在孟子《学弈》中,记载了一位名叫弈秋的围棋老师,教两位学生学习围棋的故事。围棋的起源中,最古老,流传最广的是“尧造围棋,教子丹朱”的故事,围棋也历来被用作培养品格、端正礼仪、训练思维、修身养性的功能。所以说围棋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精神的游戏。
围棋黑白二子象征日月、阴阳、昼夜;圆形棋子象征天象苍穹,棋盘象征宇宙,暗合了古代天圆地方的传说;太阳系九大行星,对应了棋盘上九个重要的星位;天体由三百六十部分组成,所以棋盘纵横各十九道,棋盘共三百六十一目,那多出的一目就是天元,意为“太极”,表示宇宙的本体。三百六十是古代日历全年的天数,棋盘的四个角可比地象四方;世间万物有气则生、无气则死,对应了棋盘上的生死法则。“数奇藏日月,机发动乾坤。”棋盘小宇宙,天地大舞台,围棋与宇宙,人生之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棋局搏杀,沧海桑田;棋盘胜负,世事纷争;诸如此类种种,皆可比拟世事,让人自己去悟道,去品世。
围棋突出体现东方文化的精神,东方式的艺术美。方圆黑白之间蕴含着无限丰富的世界。“棋法阴阳,道为经纬。清者在天(白子),浊者在地(黑子)”,“围奁象天,方局法地”,黑白子中即包含着阴阳乾坤的无穷变化。而棋子的运行,“按五行而布局,循入卦以分门”(施耐庵《弈理指归序》),这正体现了围棋作为胜负之道之外的文化意味。”我对围棋的理解和围棋教学总结出的经验,围棋可以分成四个层面:第一、围棋原理:包括围棋的本质、规则、礼仪、技巧、棋理等。第二、围棋文化:包括围棋哲学、围棋美学、围棋心理学、围棋思维学、围棋教育学。第三、围棋史:人类社会生活、文化、战争等与之息息相关的脉络。第四、人工智能:人类必不可避的终极挑战。
为什么把围棋看作是一门艺术:古人把琴棋书画并称四艺。从本质上说,这都是人类追求精神的完美。在精神的需求上以自由、快乐、和谐与美为基准。围棋不同于其他三种是因为,围棋作为一种竞技,一种战争游戏,他首先追求的是胜负。但作为一门艺术又常常是符合美的规律。例如武宫正树的棋所追求的“自然流”,棋如流水,能够招招走在好点上,行于当行,止于当止。即便是有竞争却无功利目的,所谓“胜敌无封地之赏,获地无兼土之实”。全身心投入,用心体会对手每一招棋所发出的信息,会心处,悠然一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就是围棋的魅力。清茶一杯,以棋为伴,忘忧清乐,不亦快哉!
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是和而不同。林语堂在《论中西文化》中指出:东方主静,西方主动;东方主守,西方主取;东方重安身立命之道,西方重格物至知之理;东方重直觉,西方重逻辑。中西文化不同形态所孕育出不同的需求,茶与咖啡,围棋与足球。茶的清淡回味与咖啡的刺激浓烈,围棋的静与足球的动,这其中便已包含了不同文化的内涵。就连西方的国际象棋与围棋相比较,围棋虽然规则最简单,但所运用的战略要远比国际象棋复杂得多,围棋是多元性、抽象式的思维。文化需要的不是冲突,而是对话,在对话中寻求互证、互识和互补。而围棋也被称为“手谈”,本身就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对话。吴清源大师有一句话;“围棋之道就像中国的阴阳五行,做的不好就会相克,做得好就会相容,21世纪的围棋就是要相生相容。”可见,吴清源不仅仅把围棋看成了一种争胜负的游戏,更重要的是把他当作一种艺术,一种生命的哲学。对弈的最终目的是从中领略圆满调和的“道”,追求棋艺和人生的共同完美。
围棋已经被思考了5000年,但人类只不过看到其冰山一角。很早以前,日本围棋大师藤泽秀行就有“棋道为百,我所知不过六、七”的说法,当时大家都认为大师是在谦虚。人工智能AlphaGo横空出世,先后击败当今围棋第一人李世石和柯洁,事实上已经证明了围棋这项最具神秘色彩的东方文化与智慧瑰宝,在竞技领域遭到了颠覆。AlphaGo以科技的力量快速掌握围棋知识,提升围棋水平,以战胜人类顶尖棋手的方式,让人类棋手反思——之前的我们对围棋的了解究竟有多少?正所谓棋有道,天知否?
人生如棋,棋盘很大,能装下世间所有的欲望,棋盘也很小,装不下人一生的感悟。一茶、一友、一棋、再回首。
《围棋与中国文化》何云波著,我只取其一,感受颇多,奉献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