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能力是从小学就开始培养的,但是很遗憾的是经过了十几年的学习,很多人这项还是过不了关,尤其是只字不差的阅读,这不免让人遗憾。
更让人遗憾的是,学生的培养者——很多老师也做不到只字不差的阅读。
今天,我就被老师们的这种糟糕的阅读能力狠狠折磨了一顿。
最近省里搞能力提升大赛,下发了一个通知,这个通知页数很多,包含的信息量特别大,对阅读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通知包括教学设计比赛、教学现场课比赛两项竞赛的各种内容和规则,比如需要提交那些材料,报送材料时间、地点,推荐评审专家材料、各市名额分配等,而且初中部九个学科弄在一起。
阅读这个通知,作为教研员,把有关自己学科信息提取出来是第一步。第二步是整理出教学设计参赛者、现场课参赛者、评委各需要提交那些材料。第三步是每一项具体要求,比如以什么方式提交?哪里需要单位盖章,那个还需提供纸质版?word需要转换成表格,截止日期分别是哪天等等。
但是我的同事已经有的卡在这一关,反复阅读了好多遍还是晕头转向,甚至有的根本没看到还要推荐评委一项。
我担心老师们没有耐心阅读,当我读完通知后,建了三个群:教学设计群、现场课群、评委群。然后把针对每个群的要求单独提取出来发布,嘱咐老师们只字不差的阅读,然后完成任务。
我以为我说得很清楚了,结果还有老师私信我:
王老师,原创确认书放在哪?
王老师,需要提交纸质版吗?
王老师,现场课是报我原来的内容吗?
……
有的老师动作快,直接教评审表,但是没盖单位章;
有的老师汇总表提交的是word格式,而要求是Excel表格;
有的老师我刚刚在群里提示完某一点改咋操作,他还在下面问这个问题。
……
我虽然无语,但还是决定“教训”她们一下,让她们自己再重新只字不差的阅读一遍。
这一招还真好使,这回自己就知道答案了。
别看我把这些问题写出来只用了几百字,但是我的三个群涉及23个人,如果每个人都有问题提问的话,沟通就得拿出一整天的时间。
我归纳了一下她们阅读效果差的原因。
1.看到大部头通知非常抵触,不想看,不愿意看。
2.文件太长,没有耐心看完,习惯地认为后面的内容可以忽略。
3.阅读时跳跃性强,关键词抓不住。
4.没有反复阅读记重点的习惯。
5.不会梳理信息,提取相关内容。
6.只看眼前内容,不会联系上下文。
7.习惯性懒惰,不愿意思考,就想问。
8.不自信,下意识地认为自己读不明白。
其实,总结起来就是阅读习惯特别不好。
天天在学校教书、和文字打交道的老师,总是强调学生要认真审题,自己却在阅读上马马虎虎,这不免让人有些不解、有些叹息,更有些无奈和担忧。
目前,各种短视频流行,大多数人都沉溺于此,阅读大段文字的机会越来越少,能力也越来越弱。
阅读尚且如此,就更别提写作了。
说到这,可能有些人又要批判学校教育了,责问老师都教了啥?
公平点说,其实真不能愿老师、怪学校,是现在的人太浮躁,现在信息获取也显得太容易,各种专家言论唾手可得,所以普通大众几乎放弃了深度阅读和深入思考。
但是事实证明,阅读非常关键,非但工作中要阅读文件通知,我们生活中很多重要、关键的事项都涉及合同、约定等,如果不能学会只字不差的阅读,就可能耽误事、甚至吃大亏。
所以,练习阅读,学会只字不差的阅读是必备技能,掌握它迫在眉睫,掌握它就能超越很多人,具备很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