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读书,我以前是放养式的,读什么书,都可以,你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我家孩子也读了很多书。可是你真的让问他你读的是什么?他却什么也也不知道然后说,哎呀我忘了。我也看过网上的很多各年级的阅读书单,我买过,孩子都不喜欢看。倒是对什么爆笑校园啦,漫画啦比较感兴趣。可是也不能都看这些书呀,看到别人家的孩子看什么四大名著,外国名著,我家一点也没有沾上边。我就在想怎样让孩子喜欢我给她挑选的书呢?
于是我开始分三步给孩子建立书单。
第一步,从孩子的课本入手,从课本里的作者出发,看看作者还写过哪些书,然后买给孩子,其实这样延伸出来的书很多孩子很喜欢。
第二步,先让孩子看《朗读者》视频,问她有哪些你没有读过,想不想去读?《朗读者》里很多文学作品,其实我也不知道。有一期里介绍曹文轩,他的《草房子》我听别人说过,但是我没有读过。我觉得现在的孩子就应该读这样的文学。
第三步,当然就是古诗词啦。我是每天一首诗,我自己查找资料,把作者的背景资料尽量详细的讲给她听。顺带着讲一讲他所在的朝代,然后分析这段历史,每个皇帝的个人资料也涉及到,还有皇帝的领土。这样历史地理一起都来了,她还听的津津有味。
孩子应该读什么书,怎样给他选书,原来这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三步,女儿的读书清单内容丰富了很多,也不再去看那些漫画书之类的。对于我家的孩子比较讨厌四大名著的,我先是讲一讲这些书所在的历史,讲到了皇帝,之后在喜马拉雅上找音频,先了解一些,等她有兴趣了再买书。
女儿的课本第一课是《老师领进门》,作者写的其他内容女儿不是很喜欢。我就从课文里有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支花”开始说起。
先说作者,邵庸,是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30岁后游河南,隐居苏门山,人称百源先生,死后谥康节,又称康节先生。著作有《皇极经世》、《伊川击壤集》等。
创作背景:诗人在阳春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这首诗。
创作年代:北宋(这是重点哦)
在这里给女儿讲讲北宋的历史,孩子比较喜欢谁当皇帝,就讲这个时期的9位皇帝。在位时间,哪些典故,怎么得到皇位的,又有哪些著名的大臣来辅助。粗略的讲一讲,要带一些神秘的色彩,之后找来相关的历史书,就很喜欢看了。
把一个作者的背景了解清楚,同时也知道了作者出生地,然后在地图上找到他出生地的位置,顺便来个地方的风土人情。之后再让他去深入课文,我觉得的她对于这篇课文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更深化了。
这样的书单他喜欢,而又是我内心迫切需要她看的,自愿读起来岂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