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是社群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成功的社群一定有属于自己的仪式感。
我虽然没有运营社群,但是参加了BM两期,说说我自己在参与过程中理解的仪式感吧
报名,缴费:然后收到宝宝姐一对一的温馨提示。
录取通知书:尤其是这个录取书让我感受特别强烈,就像大学时收到录取通知书一样,我还激动的发了朋友圈。
学号:通知书上有学号,每个人的编码都是唯一的。有种重新要回到校园的感觉。
填表单:收录学员信息,虽然宝宝姐说这个是用来发奖和邮寄证书的,但是一样让人安全和放心。
一对一单独通知:入群前收到宝宝姐的几次消息,关于上课安排,订阅学员手册等等,每次收到都会对开营和接下来的学习非常期待,顺便会憧憬一下未来(捂脸,戏太多)。
入群后,改昵称,统一格式:保持整个队伍整齐,标准化。
统一的自我介绍格式:大家都按照统一的介绍模板发自我介绍,自己关注的点能一眼就get。
群内互动:一发完自我介绍,群里就火热的聊起来了,大家都自来熟,觉得特别温暖。
分组:快速组建小团队,找到组织和归属,以后在大群说话有小组同伴罩着,不怕冷场和尴尬。后期小组内互帮互助,建立小组的学习氛围和凝聚力。
开营仪式:这是最有仪式感的环节了,就像开学典礼一样,欢迎大家一起来玩耍和搞事情。
开营致辞:创始人和课程老师致辞,接下来的一个月大家要一起学习,一起努力。这就是找到组织的感觉。
红包雨:这个是最让我开眼界的,第一次在百度训练营,看到妖胖儿这么发红包把我惊呆,我也是没见过世面的人,一连串的红包我激动的都不知道点哪个好。大家用红包刷屏刷到手机卡顿。(附截图)
群规(在BM的社群里,大家都心照不宣)
作业打卡:每天都有作业题目,写作业也是大家互相分享自己的知识,共同交流的过程,也可以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每日一问:固定的格式,容易激发社群成员的互相交流,找到同行和共同爱好的人,促进链接。
一言不合就发福利,送礼物:在训练营期间,动不动就送个礼物吧,送个课程吧,不仅是学东西还一堆一堆的收礼。
结营仪式:课程结束后,会有个结营仪式,检验学习成果的时候了。
颁奖:给精英学员,优秀学员颁奖,给运营团队颁奖,给整理小分队颁奖,给勤劳的小蜜蜂颁奖。每个人的付出都运营的人都能看在眼里。
送礼物:不仅有奖状,有证书,还有礼物和奖品。
以上这些我觉得都是很具有仪式感的事情,因为让我很有参与感,每次都是我们大家一起共同完成一件事,而不是谁让我去做什么事,参与,互相连接,引起共鸣,感受到社群里的温暖,就是一个社群能带来的价值。
罗永浩说过“人是社会性动物,仪式感是群居性动物的心理需求”。社群原本是聚集了一群有同好的人,他们往往更渴望通过某种仪式来获得对社群的归属和价值。
而仪式感恰好在社群运营中能产生价值观的认同,能形成社群的文化,让社群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