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亲子关系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千万个家庭,千万种理解。
最美好的亲子关系是,面对熊孩子,父母可以无限度的接纳和包容。
朋友的女儿,今年六岁,读小学一年级。有一天,她对妈妈说,她想一个人放学回家,不用妈妈接。
家有小学生的家长都知道,这肯定是不允许的,政府也有规定,四年级之前的娃都需要父母接送,主要是担心孩子们的安危。
但她的妈妈答应了。
放学时间到了,女儿打电话提醒妈妈,她今天值日,可能会比平时晚到家。出校门时,遇到了保安的阻拦,原因是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一个人不能出校门。
女儿打电话问妈妈怎么办?妈妈说,你说怎么办呢?女儿说,我有办法了,我跟谁谁一起出门,她奶奶在。
妈妈在电话那头笑了。
其实,妈妈依然去接女儿了,只是在远远的跟着她。妈妈观察到,女儿没有跟她同学一起走,而是一个人走在马路上。妈妈也注意到,女儿过马路的时候,特别的小心,前后左右看车辆。
女儿回家后,告诉妈妈一路上发生的事情。她说,她遇到一个高年级的学生,对方很惊讶问他是哪个年级的?她说一年级的。对方表示佩服的五体投地!
女儿在跟她描述这件事的时候,特别的有成就感!
妈妈跟我说,她在家的时候,对她的女儿特别的包容和接纳,所以只要是她想做的事,都会支持她。即使犯错,也会很理解的和她一起分析错误。所以她的女儿特别的独立,也特别的懂事,从来不会任性。
有人说,这是性格的原因。因为这个女孩性格特别好,正好碰上妈妈也是好脾气。
不是这样的,朋友说她平时喜欢看心理学书籍,所以特别能理解女儿的行为!偶尔对女儿任性的作为,她只是拍拍她的肩,提醒她!偶尔不小心对女儿发脾气了,她就会跟女儿道歉!
朋友说,如果你让孩子感觉到你的爱,你的孩子就会朝着好的一面发展!
02
另一个朋友的女儿,11岁,上小学五年级。拿她的话来说,她的女儿性格懦弱,有特别多的问题,完完全全是个问题小孩。
她跟我说,“怎么办呢?有时候气都被她气死了,一个女孩子11岁了,还不知道讲卫生,11天才洗三次脸。做作业拖拖拉拉,一会摸摸这,一会摸摸那。性格懦弱,属于那种被人卖了还要帮人数钱的那种人。”
朋友还说,六岁之前都是奶奶带的,奶奶因为照顾周到,平时洗脸都是奶奶拿毛巾,很大的时候都是奶奶帮忙擦屁股。总之一句话,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奶奶操办的。
因此,女儿的自理能力稍微差点。朋友因为太焦虑,所以经常以此来惩罚她。由于罚的事情太多,导致女儿都要用小本子来记录还有多少没罚完。
有时候朋友很生气,就问女儿,今天这是为什么罚啊?女儿很坦然的说,呀,忘了!
原本希望女儿能从中得到教训,没想到不但不知道悔改,而且还忘了为什么受罚。
有句话说的好,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小时候积攒下来的不良习惯,想要一下子改正确实不太容易。朋友总是自暴自弃的说,现在孩子已经这么大了,想改变已经很难了。
所谓积习难改,确实会困难重重。但首先改变的不应该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母。
比如,朋友说到女儿驼背的事情,每次提醒她不要驼背,她总是不自觉的又驼下去了。
我说,那你就陪女儿一起贴着墙根站,每天五分钟,这样或许驼背会有所改善。而且孩子的内心会很开心,因为她会感受到妈妈对她的爱。朋友说,我没这个耐心,我现在都不想跟她说话。
03
很明显,这两个故事反映的问题是,面对熊孩子,其实要修炼的是我们自己,不是孩子。只要妈妈够接纳,够包容,孩子就会够独立,够懂事。
怎么修炼自己呢?
第一,妈妈必须时刻的提升自己。
我认为这点非常的重要,因为只有妈妈在生活中找到了成就感,才能帮助自己的孩子找到成就感!怎么理解呢?
真正的爱,首先必须是先懂得爱自己,然后才有能力去爱别人。
我做全职妈妈很久了,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都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总觉得我“牺牲”太多了,为了孩子,为了家庭,没办法工作,跟社会脱节太久了,怎么说我也是上过大学的人啊!
所以经常会抱怨,这样的生活太没意思了。想着什么时候才能熬出头啊!
一念一世界!我觉得这句话说的特别好,我特别的有感触!
去年,我决定去上一些微课,听听前辈们对生活,对学习的想法!突然发现,我的生活原来这么的美好!
观念改变之后,我的世界确实跟以前不一样了。
我忙着上微课,忙着孩子的吃喝拉撒,心情越来越好,虽然偶尔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自我调节得非常快!
提升自己后,心胸也会宽广,对孩子就会宽容理解许多。对生活不抱怨,对孩子也就不会抱怨!
第二,有些事情,妈妈应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避免太焦虑。
什么意思呢?
我是一个爱管闲事的妈妈,对儿子所有的事情都喜欢插一手。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儿子不领情,自己心情不好!
有一段时间,我沉迷于一门课程,没怎么管儿子,除了他的家庭作业我会过问一下以外,其他生活上的事情我都没怎么管,包括晚上几点睡觉,吃饭吃饱了没有等等平时都会关心的问题,我都没空理。但是很奇怪的是,儿子生活上的事情,不但处理的挺好,而且心情也很好!
于是,我觉得,妈妈们就应该有自己的时间干自己的事情,哪怕每天只有一个小时。不能让所有的时间都被小孩占领,否则妈妈们很容易焦虑,情绪很容易失控,小孩就很容易成为发泄的对象。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妈妈们不会太焦虑。心放宽一点,小孩偶尔晚点睡觉,偶尔不吃饭不会很影响身体发育。
第三,经常翻翻育儿书籍,增加点耐心!
有些时候,育儿书籍上的一些理念都懂,但就是做不到怎么办呢?
我的做法是,多翻翻,让自己认可的理念扎根于脑袋里。当面对熊孩子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增加点接纳度,增加点耐心,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
修行路很漫长,但只要上路了,就会离成功不远!我们一起加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