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右回头,窗外一片黄绿,知了的叫声穿透空调的嗡鸣刺入耳中。
仲夏已到……
这知了到底在高兴些什么?叫得如此欢畅。是为数年的地底蛰伏终于羽化成虫而高歌吗?还是为喝到这新鲜肥美的树汁而欢唱吗?亦或是在向老天哭讼这流金铄石的炎炎夏日?
然而这些我都不关心,在我眼里蝉鸣只是夏天的一个标志而已。我的心思早已被另一种声音所代替:呜呜呜、嘟嘟嘟、咘咘咘……
猜到了吗?
这是柳笛的声音
春夏之间可用柳枝制作柳笛,将枝干从“表皮筒”中抽出,用小刀修整一下即可吹响。
小时候,我老家那可没柳树,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和小伙伴们便用榆树和杨树代替,因而得名“榆鸣”。
上学路上,放学途中,房前屋后,村落周围,小伙伴们人手一把小刀,眼睛不停地在周围扫描,在路边灌木丛中细细地搜寻着那“漏网之榆”。竞争是激烈的,每个伙伴都在渴望发现那么一根笔直的榆树枝。
是的,拥有一支上好的榆鸣,那在小伙伴中可是一件倍儿有面子的事了。
于是就有人“铤而走险”舍弃午休时间甚至逃课,跑到山坡上只为找到一根笔直的榆树枝来做一支榆鸣。当然,这些都是值得的,这些“英雄”归来之后,理所应当地受到所有小伙伴的尊重,竞相巴结只为能够分得一支短的榆笛。美好的友谊也就从这里开始。
令人遗憾的是,榆笛的寿命十分有限。一个下午的时间,榆笛就会被蒸干水分并被空气氧化变烂。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榆鸣”就是小伙伴的财宝,是他们快乐的来源,就这么简单地被这时间无情地腐蚀毁灭。(长大后的我不得不怨恨一下这时间的无情)那时的我们虽说有些不甘和难过,可庆幸的是孩提时期的我们很快就被其他趣事所吸引了,小孩儿就是这么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村口槐树阴下,白头老翁摇扇安睡,黄发小儿兀立独坐“榆鸣”声声……
你听到了吗?
亲爱的读者,你的家乡是柳笛还是榆鸣?
小时候的你,在这仲夏时节会在做什么呢?
写下来,你我一同交流,你评我论。
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