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玫瑰与教育》有感
“我们萧萧的树叶都有声响回答那风和雨,你是谁呢?那样沉默着?我不过是一朵花。”是的,我只是一朵小花,带着一丝芬芳,和着风和雨,我却执著地孕育着,盛开着,以最大的努力回报春天。这是《玫瑰与教育》一书封面上的一段文字。的确,阅读这本书,会深刻地感受到这朵“玫瑰花”的美丽和芬芳——对教育的真情挚爱,对教育思想的执著追求。
阅读这本书,增强了专业成长的自信心。窦老师在自序中讲述了她成长的历程:开始写作,她苦恼于自己的文字“上气不接下气”意思不连贯,发现自己的文字是那么笨拙,甚至产生过永远与笔告别的念头。然而,她坚持下来了,并且养成了经常练笔的习惯,使自己的专业写作有了不小的进步。就这样一步步向前,孜孜不倦,现在达到了“意随笔到的程度。”我也常常舞文弄墨一番,然而,勉强写出来的东西实在糟糕,行文没有先前的流畅,苦恼时,真想放弃写作,现在看到窦老师现身说法,我又鼓起了勇气,充满了自信。窦老师说:“练笔好比开花,没有一定的时间和力量,是不可能让一瓣一瓣的花朵展开自己的面容的,以为刚一动笔就能一鸣惊人,那或许是天才,或者只是妄想罢了。”写作,其实更多的时候是沉淀自己,沉淀自己的思想。
窦老师认为,教师专业的真正发展,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即教师要拥有自己的专业尊严;对自己的专业也充满自信,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技能体系,把通过自己学习获得的能量转化为课堂智慧,要有独特的思想和独立队人格。教师要心中时时盛满阳光,要不断愉悦在教育的快乐和幸福之中。她说:“如果你把所处环境看成是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看成是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如果你把所处的环境变成魔鬼,你就在制造地狱;如果你把周围的人群变成天使,你就在营造天堂。”懂得关怀的人,能获得朋友;懂得开心的人,能获得轻松;懂得以往的人,能获得自由。如此以来,就能使你的心中时时盛满阳光。窦老师在鼓励我们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其实,我们每一位教师都有着自己的教学特点和独到的教育风格,但是我们却不善于把这种特点变成自己的特色,进而形成一种自己独到的教学风格,找到自己内心涌动着的智慧和激情,从而使自己的课堂熠熠生辉,光彩夺人。
让我钦佩的还不仅仅是这些,最令我感动的是窦老师的热爱读书。她博览群书,广泛涉猎,积淀了丰厚的学识,具有非常开阔的人文视野,难怪她的课堂教学那么精彩。窦老师说:“读书是最高档的营养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剂,就像女人护理自己容颜一样,珍贵的文字饮食,修缮了灵魂,使心灵日夜变得强壮,不再缺钙,不再孤独,软弱。”是啊,有什么比书能让我们的精神高贵而丰富呢?有什么比书让我们的生命深刻而又辽阔呢?有什么比书能让我们的心灵的翅膀震动呢?书!是我们精神的呼吸!相比窦老师,我的读书意识才刚刚觉醒,阅读才刚刚开始,读过的书甚少,并且,常常耐不住寂寞,抵不住消闲娱乐的诱惑,因而常常丢掉了手中的书籍。现在有了窦老师做榜样,以后我读书就不会懈怠了。
《玫瑰与教育》,着实让我浸润在玫瑰的芬芳气息中,沐浴在教育的阳光下,让我看到了一朵真正的成熟魅力四射的玫瑰,她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付出的太多太多。她的毅力,她的好学精神,她的孜孜以求,她的激情梦想,无不散发着玫瑰独特的芳香。浸润在玫瑰的芬芳中,我自知自己还不是玫瑰,只是一棵无名小草而已,但当小草有着玫瑰之梦时,草儿也会溢出一丝芬芳,也一定会绽放出属于春天的花朵!我在为我的春天而努力,我在为我的芬芳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