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是个电影迷,平时会为大家推荐自己认可的佳作。在他公布的2020年榜单上,由迪士尼出品、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制作的《心灵奇旅》(Soul)赫然在列。
皮克斯出品,首映日排片不足3%,如今豆瓣9.3分......可以说,《心灵奇旅》几乎是靠自来水一点一点的呼吁,才挤进了国内观众的眼球。
但还远远不够,这部不止是拍给儿童看的动画电影,这更应该走到当代年轻人的心灵......
戏里戏外,《心灵奇旅》都是一个向死而生的故事。
烂番茄新鲜度99%
一次探索生命意义的暖心之旅
Joe是一名中学音乐老师,但他真正的梦想却是成为钢琴家,跟偶像乐手同台演出。刚刚获得人生第一份音乐人工作的Joe,就失足掉进下水道死了。
结果意外来到“生之来处”,一个新生灵魂在降生地球之前,必须先获得不同个性、怪癖和兴趣的地方。
22号,一个让阿基米德、特蕾莎修女、爱因斯坦、林肯总统......等上千位伟人导师也拯救不了的丧气灵魂。由于找不到“生命的火花”,无法降生于地球,成了“生之来处”几千年来的老大难问题。
这时Joe却意外成了“冥顽不灵的22号”的导师,帮助22号寻找“生命的火花”。后来22号意外的进入了Joe的身体,而Joe却成了一只猫。一人一猫的全新组合重新站到了地球上。
真实的场景体验远超“生之来处”的那些所谓的“体验场所”,地球生活中的各种实体与触感,第一次让22号感到了“活着”的概念。
剧情脉络基本都已显现,故事导向让我们提前预见了结局。但是尽管如此,我们最后还是被这个动人的故事所感染,同时陷入深深的思考。
整部电影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生命的火花”。到底什么才是“生命的火花”?
这个“火花”是个什么鬼?
这恰恰是《心灵奇旅》的整个剧眼。
是地球人都以为的:梦想、目标、意义和价值。
警惕“空心人”
在体验之美中寻找人生意义
不仅仅是22号,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问问自己的内心,我们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我们有吗?
可能这时很多人会说,我们有优渥的物质条件,名牌学历,体面工作我们的人生追求和意义不就是实现这些吗?
临床心理学博士,精神科主治医师,北京大学副教授、也是北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教授曾经做过一项统计,也许这组数据可以解答这个问题。
北大一年级的新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有30.4%的年轻人厌恶学习,或者认为学习没有意义。
40.4%的年轻人认为人生没有意义,现在活着只是按照别人的逻辑活下去而已,其中最极端的想法就是放弃自己。
当代青年刻苦学习无非是为了高考能考到好大学,而上面这组数据的调查对象就是高考战场上,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赢家。
据徐凯文教授介绍,这些特别优秀的年轻人,成长过程中没有明显创伤,个人条件优越,却感到内心空洞,找不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感觉不到生命的意义和活着的动力,甚至找不到自己。
这种人被称为“空心人”: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也从来没有“活过”。
我们青年人也想拥有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不是分数,不是金钱,是智慧,是创造,是爱与幸福。
只要我们愿意到真实场景中去触碰、去体验、去感受,总有一个美好瞬间,可以找寻到“人生的意义”。
给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点亮属于我们的那束“生命火花”。
因为那“火花”根本就不是所谓的一个梦想,一个目标,一个意义,一个价值.....
那“火花”就是22号进入自己身体后一直在享受的:披萨的美味、风的温暖、音乐的美妙、飘落的树叶,还有各种各样有趣的人......
换句话说,那“火花”就是:
你活着的,每个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