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和一个北方朋友喝酒。推杯换盏数轮,彼此都有了些许醉意。朋友的眼眶突然湿润了。话题转到了他的情感问题。
三年前他在生意圈子里结识了一位供货商——一个肤白貌美青春荡漾的小崔——在高频次地生意往来中,小崔各种能说会道,各种关怀备至,甚至对自己的孩子(朋友是一个高富帅的单亲爸爸。有一个6岁儿子)也是无微不至地呵护。渐渐地朋友被她感动了。话题越来越热呼。越来越暖心。朋友也从精神到物质倾情投入,倾情武装小崔。什么项链啊手镯啊衣服啊是有求必应。没求也应!两个人自然走到了一起。
剧情如此发展本来应该有一个很好的结局。然而因为小崔盘掉老家的生意去上海的缘由故事发生了变故。开始几个月也还是电话微信煲得热烈,情深意切。可“距离”这东西除了产生精神上的思念之外,也产生一种迫切的肉体一致的生理需求。毕竟都是20几岁的小年轻啊。
小崔几次三番地要求朋友来上海。朋友为了和他心爱的人在一起也只好转让了家里的生意,追随小崔到了上海。在小崔所在的公司谋了一份工作。
让他始料未及的是几个月不见,此时的小崔已不是他从前的那个小崔了:打扮更前卫,思维更活跃。眼光更适应了当下浮躁社会的金钱万能观。更大的问题是自从朋友到上海后小崔对朋友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转变。根本不搭理我那朋友。——除了找朋友伸手要钱之外。
朋友郁闷之极。和小崔试着谈过几次都不欢而散。朋友莫名地痛苦沮丧。更多的是纠结和疑惑:她怎么了啊?短短几个月时间怎么就变了一个人呢?
朋友讲完经过咪了一口酒。也不就菜。眉头皱得更紧。原本充满男人味的脸也有点扭曲。我开始心疼朋友。可我除了愤懑竟然找不到合适的话去安慰他。因为朋友自己对这件事情——小崔对自己前后判若两人的态度——的原因也不甚了了。或者是不想与外人道。可是任何问题的解决必须从找到原因开始。我略略找了些诸如“继母”角色不好演而让小崔心生恐惧的安慰着朋友。还分析了女人喜新厌旧的种种可能。朋友依然在肝肠寸断的情绪里。
我没有好办法帮到朋友了。就只有记录了他的经过。一来希望小崔有机会看到的话能给朋友一个说法。分手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分的清清楚楚日后还可以做朋友嘛。二来希望朋友认真梳理一下过往。能做一点总结好开始新的人生。最后也希望为那些情感问题专家们提供一点线索,为朋友解开困惑他的感情谜团。让朋友迅速走出来。轻装上阵,放下包袱。走在通往幸福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