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我们讲了孩子作业磨蹭、拖拉,不是孩子时间管理的问题,主要还是孩子注意力不足的原因造成的,要进行注意力管理。
那什么是注意力呢?这问题好像很简单,但细细一想,其实并不容易回答。一般来说,注意力是指人把自己的感知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一事物的能力。注意力是记忆力、思维能力的基础,记忆力、思维能力是注意力的结果。
在国内,通常会把注意力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转移,是衡量一个人注意力好坏的标志。
1.注意的稳定性
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比较稳定地把注意集中于某一特定的对象与活动的能力。以听课为例,注意的稳定性决定了孩子听课质量。例如,注意的稳定性不好的孩子,在听课的大部分时间处在"溜号"状态或者偶尔会出现"溜号"状态,导致孩子知识断点比较多,直接影响听课质量。注意的稳定性好的孩子,则能从头到尾的都听牢。
2.注意的广度
也就是注意的范围有多大,它是指人们对于所注意的事物在一瞬间内清楚地觉察或认识的对象的数量。研究表明,在一秒钟内,一般人可以注意到4-6相互间联系的字母,5-7个相互间没有联系的数字,3-4个相互间没有联系的几何图形。
当然,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注意广度。一般来说,孩子的注意广度要比成年人小。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及不断地有意识训练,注意广度会不断得到提高。
3.注意的分配性
注意的分配是指一个人在进行多种活动时能够把注意力平均分配于活动当中。比如,孩子能够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
人的注意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东西都关注。如果要求自己什么都注意,那最终可能什么东西都注意不到。但是,在注意的目标熟悉或不是很复杂时,却可以同时注意一个或几个目标,并且不忽略任何一个目标。能否做到这一点,还和注意力能够持续的时间有关,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逐渐培养有效注意力的能力。
4.注意的转移性
注意的转移是指一个人能够主动地、有目的地及时将注意从一个对象或者活动调整到另一个对象或者活动。注意力转移的速度是思维灵活性的体现,也是快速加工信息形成判断的基本保证。例如,在孩子看完一个有趣的片子后,让隔壁的姐姐给孩子来讲解数学的解题思路,如果孩子能迅速地把注意力从片子中转到解题当中,孩子的注意转移性就不错。
注意力集中和转移注意力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孩子每天都在这两种状态下学习或生活,每天要上好多节课,每一节课的内容都有所不同。上语文课的时候全神贯注,上数学课时无法让注意力从语文课转移到数学课上,那么数学课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可见,对学生来说,学会转移注意力和注意力集中对提高学习成绩同样有益处。
德国内心理学家布丽塔·温特教授结合现代神经心理学研究,将注意力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警觉性注意力
警觉性影响中枢神经的状态,简单地说,就是决定大脑的清醒程度。它在早上和晚上具有很大的差异。警觉性注意力也包括面对警示迅速提高注意力的能力。
2.集中性注意力
集中性注意力是指对重要事物做出迅速且确定的反应,而不受干扰因素或其他非重要事物的影响能力。这种能力使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某一项任务或者某一件事情上而不转移。
3.分配性注意力
分配性注意力让我们能同时将注意力放在多件事物或者任务上。
4.持续性注意力
持续性注意力是指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于一件刺激性不强的任务上,并能够根据需要随时做出迅速而肯定的反应。
将注意力不间断地集中于一件事物的平均时间如下:
5~7岁儿童为15分钟;
7~10岁儿童为20分钟;
10~12岁为20~25分钟;
12~14岁儿童为30分钟左右。
在对儿童注意力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无论是国内对注意力特质的描述,还是德国心理学家对注意力的分类,都疏忽了注意力很重要的一个特性,就是注意力的控制性,或者说控制性注意力。
或者你会说,注意力的控制性,不是和注意持续性、稳定性、分配性等特性相重叠吗?注意的持续、稳定、分配等,不就是需要控制吗?是的,这些都是注意力的控制,但又有所不同。
注意力的控制性,是指我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让自己的行为按既定的规则走。如,许多注意力不足并伴随冲动的孩子,他常常会上课没举手就发言,他控制不了自己发言的冲动。再比如说,孩子上课离开位置,是他控制不了离开位置的冲动。同样两个注意力只能保持六七分钟的孩子,一个注意力一旦游移没有外力打断,如老师、家长的提醒,就回不来了,一个游移之后,马上或不久就能自己把注意拉回来。第二个孩子表现出来就没有注意力问题,他的上课听讲,做作业都没有问题。
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有很多孩子其实本身注意力的持续性并不好,但他们能在开小差之后,迅速拉回来,这样他们的注意力持续性弱就基本不会影响学习,这种孩子是占比很高的,比天生注意力持续性强的孩子多很多倍。
我们在实践中还发现,训练孩子注意力,见效最快的方法就是训练他们注意力的控制性。呼吸冥想之类的注意力训练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在不断的把游移的思绪拉回来的过程中,孩子锻炼了他注意力的控制性。这是我们的一个重大的发现,也算是我们对注意力研究的一个贡献吧。在这里,请允许我小小的嘚瑟一下,因为在漫长的研究道路上,需要一个一个这样的小成就,甚至是不为业界所知的小成就来激励自己不断的走下去。
我们结合国内、国际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我们自己的发现,把注意力的特性分成以下个方面:
1.注意力的控制性;
2.注意力的警惕性;
3.注意力的集中性;
4.注意力的分配性;
5.注意力的持续性;
6.注意力的宽广度。
说到这里,或许有的家长会提出疑问,为什么注意力训练的时候,会进行视觉、听觉的训练呢?
这是注意力的另一种分类或说研究方法,就是从注意力的通道上来分。从注意力的通道上来定义,注意力就是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五大信息通道对客观事物的关注能力。
那么,从这个定义,按通道出发,我们就可以把注意力划分为:视觉注意力、听觉注意力和触觉辅从注意力。
或许你会疑问,为什么没有嗅觉注意力和味觉注意力呢?当然是有的,只不过我们人类很少通过嗅觉和味觉去学习,所以也就基本没有去研究的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