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人,一个真实有喜怒哀乐的人,不是神,能搞定一切还没有情绪的神。
当一个孩子呱呱坠地,甚至当妈妈是一个孕妇时,我们就变成了某人的父母,是爸爸妈妈,作为父母他们认为自己有责任的表现优于一个单纯的人类,表现出从不改变的情感,必须在任何时候都爱他们的孩子,必须无条件的接受和容忍他们的孩子,抛开自己的各种需求,为孩子做出牺牲,还一直保持公平正直,更重要的是千万不能范他们自己的父母在他们身上范下的错误,而我们忘了我们是人,只要是人我们就会犯错误,人有局限性,人拥有真实情感。
大多数父母都是凡人,他们对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接纳或者不接纳,孩子所有的可能行为被称为行为窗口,很明显的他的有些行为是你可以欣然接纳的,有些则无法接纳,当然每个人的接纳度不一样,有的是善接纳的父母,孩子的大多数行为都可以接受,因而大多数时间都对孩子产生温暖和接纳的情感,反之不善接纳的父母,孩子的大多数行为都让人无法接纳,因此不会经常对孩子表现出关怀和接纳,因为父母个性的原因,孩子与孩子的不同,父母心情的好坏,不同的环境场所,和其他的观察者(无客人时的餐桌礼仪和有客人时的餐桌礼仪)等很多原因都会造成,可接纳不可接纳行为分割线的上下移动,它不是固定的。
当然还有一种虚假的接纳,有些父母希望自己扮演一个好父母的角色,接纳孩子的大部分行为,但是这份接纳是虚假的,表面上会做出接纳表示,但内心的真实感受却不是这样的,其实孩子对父母的态度是非常敏感的, 他们从父母的“非语言信息”来敏锐的判断父母的真实情感,孩子对虚假的接纳会感觉很困惑,这种混合信息,矛盾的信息会让孩子左右为难,他会感到不被父母喜爱,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心理,他们会不断做出更多的“试探”,他们产生很深的焦虑感,并使他们缺乏安全感,等等。例如:你在朋友家做客,你问朋友:“我可以抽烟吗?”他回答:“我不介意。”但是当你点着香烟的时候,你从他的眼神和表情得知,他其实是介意你抽烟的,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呢?也许你会问他:“你确定真的不介意吗?”要不然你就熄掉香烟,自己生闷气;或者你会不管对方的感受继续抽烟,但是整个过程中你都感觉到你朋友不喜欢你这种行为。
模棱两可的态度让人感觉到挫折局促不安。所以我们要做一个真实接纳的父母,不该也不需要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们应该接纳父母双方对同一件事情可能持有不同意见的事实,他们也该了解父母对每一个孩子的接纳度不一定相同简而言之,父母是人不是神,无需假装无条件接纳,他们需要父母发出明确而诚实的内外一致的信息,做一个活生生的人——真诚,富有人性的他希望与之维系亲密关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