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事求是,切合实际,走有特色的道路。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但同时,往往越简单的道理,越不被重视和理解。
实事求是,切合实际。
你能真正“求是”吗?你能看得见“实际”吗?
不同的人,看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看法。
“实际”经过一个个不同的过滤网——偏见和见识,“实际”会失去原本真色。
你看见的是“实际”吗?还是自己希望自己看到的蒙上面纱的伪实际?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说不知道或许也并不难,然而,困难之处不在于说不知道,而是在于及时承认自己的缺陷、不足和阴暗面。
这是大脑的潜意识,以及你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甚至已经习惯到你根本无法察觉,等一些问题真正出现时,你却还只能怨天尤人,也为之而失去信心,自暴自弃。
永远没有做不成功的时候,有的,只有你还做得不够。
走有特色的道路,这其中的道理不言自喻。
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成功的概率往往更高。
选择自己擅长的,扬长避短。
选择更有发展前景、发展空间的职业,机会更多。
……
要选择有特色的道路,对内,必须更清楚清醒全面地认识自己,同时,对外,也要具有更多的见识和认知。
这样,根据自身特质,选择最优道路,这,即是你的特色。
能找到这样一条路,你差的,就是和它死磕了。
2,严格要求自己,超常自制力
一个人有怎样的自制力,就有怎样的成就。
对于乐于学习,专注于成长的人来说,总有一天,你会明白,没有谁比谁聪明,你或许在先天上比别人有所不足,但,在后天上,你周围选择的繁复花样,一点也不比别人有任何减少。
或许你在根本上,在本质上,就已经落后于优秀的人几个档次,你使用的思维方式只是属于超低效和超低龄化阶段,但是,你若是愿意为之奋斗和付出代价,那么,你能达到你想要的样子。
虽然,这过程残酷甚至残忍,你要蜕变甚至化变,就得丢弃一些东西,但是,你依然有选择,成长,只是一个人的一部分,人生值得停留和追逐的美好,如此多娇,你可以选择。
在不懈的追逐目标的路途中,自制力就是让他能始终前进的风浪中的路标,不会迷失,不会分散注意力。
3,改革,思变,变化永远无可阻挡,靠近它,了解它
有的人努力一生,到最后却依然平平凡凡,也有更多的人,为自己不懈的努力得不到回报而失望绝望。
为什么会这样?
道路和方法。
道路,如果把时间消耗在无止尽的重复工作上,成为工厂里的组装机器,那么,哪怕你干一辈子,成果也不过是每月每年的薪资,如此而已。
方法,如果你要把一缸水打满,你用勺子要花一整天时间,你用水桶要用一个小时。
还有的人做事情,无用功占了大半,反而只有小半的有用功。
还有的人,明明积极生活,态度开朗,却依然一无所有,并为之悲叹。
还有的人,对正在做的事满是不解和疑惑,对未来的未知而担心焦虑。
那么?如何改变这个状况呢?
改革,思变,顺应变化。
换做以前,我第一个想到的是,顺应变化不容易,思变不容易,改革也不容易。
我不要做一个随波逐流的人,我要坚持自己,我不要被打败,顺应变化不容易。
——
现在,我不要做一个随波逐流的人,我要做一条鱼儿,游到波涛里去,随着水浪翻飞起伏,只要我想,我随时都可以上岸。
现在,我要坚持自己,坚持自己坚信的真理,善良和美丽,实践和眼睛,那些蹩脚和徘徊的,不必在意和理会。
现在,我不要被打败,人可以失败,但永远不能失去希望被彻底打败,人不是生来被打败的,我可以不断失败下去,但只要我未被打败,我就已经成功了。
顺应变化不容易,但无论它是否容易,你是否看得见是否摸得着,世间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就像时间,无论你是否想要时间停止,它都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到达未知的远方。
既然永远无法停止它,那最好的方式就是融入变化并从中找到另一种快乐。
所以,现在,你不要再对我说,你不能顺应变化,你依旧可以是你,你还可以顺应变化。
当然,在方法上,你我都还要走很长的路。
改革,思变,就是顺应变化与实践之间的中转站,改变革除旧的、不良的东西,思考变强之路又在何方。
4,坚持成长为个人发展的核心。
对于普普通通的无数没有金钱没有爱情没有自由的三无青年来说,拿什么拯救你?
成长吧!成长吧!
一技在手,天下可走。
你所有的野心,你所有受过的磨难,你所有忍受过的憋屈,你所有藏在心底的辛酸,你所有内心深处的诉求,你所有想大声怒吼的压抑,你所有想求得灵魂的自由与藉慰——
成长吧!
当你还撑不起自己的野望的时候,能撑起的,只有你自己!
个人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千千万。
一个人想要成功,方式自然也有不同。
成长,是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价值,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还有一些方式,比如依附于他人,有开创者同时也需要从业者。
5,破除不良思想观点,弊端,吸收有益的
那些对成长造成阻碍的东西,懈怠,懒惰,拖延,怠慢,消极,暴躁,急躁……想办法合理解决,封堵?引导?
那些使成长变得低效的观点想法,改进改善。
吸收加速成长的有益的观点理念。
从精神状态态度层面上,破除不良,吸收有益,在成长的同时,强壮成长精神。
6,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
系统。
这个概念,应该是每一个学习者和成长的人都应该明白的,这是站在大脑科学的角度,有效学习的路径。
你大脑的知识是散乱的,将它们系统化才能知有所用,系统化,主题化,这是有效学习的必经之路。
如果能够细分,每件事都有一个系统,特别在学习这件事上,系统化尤为重要,学习不仅仅是吸收知识,站在个人成长的学习道路上,学习是一件可细分且必须细分的东西。
所以,学习成长需要系统完备,需要各个子系统规范化,并且使它们运行有效。
7,有发展才有发现,才能不断改善和进步
之前我犯了一个意识和方法上的巨大错误,循环往复了很多年。
事情,边做边想,在行进中解决问题。
事情,准备好,万无一失,再去行动。
我就犯了后者的死循环错误。
其实,在这两者之间,作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就是,有些事情需要前者,有些事情后者更好,有些事情直接做就行。
意识上,绝不能犯一概而论的错误。
成长这个事情,绝对是长远困难的,必须在发展中去发现问题,并不断改善和进步。
8,意识形态→规范→落实方法→执行
这一个主题,其实就是个人成长系统的主线。
无论前面还是后面所写的内容,其实通通都可以加入到这条线里面来。
而这条线的每一个节点,依然可以自成系统,并且内容庞大。
这已经是最简状态了吧,要细分的话,其中的点还有很多,而且或许还有我不知道的,这条线依然有发展潜力。
简单解释一下。
意识形态,就是个人关于成长的认识,虽然说成长不是一个人的全部,但它也绝不可能完全分离出来,它会涉及到三观,涉及到个人人生经历,背景,家庭等等,成长从中汲取养分,然后显现出来。
9,增强意识形态先进性
在成长系统中,意识形态在首位的位置,所有的号令及后面的施行,也几乎都来自于这里。
所以,要始终保持意识形态先进性,一方面,可以始终领导成长的道路,一方面还能不断优化方式方法等,提高效率。
10,个人发展的根本目的
有时候我觉得换一种人生方式或许也可接受。
或许学习成长这个东西,也是因人而异的,有的人,就不能折腾,折腾不起,或者是没那个资本和机会,或者是没那个心思也没那个必要……
总之,是否坚定走一条逆袭之路,是或否,都有无尽的理由。
但我想了一想,我虽然不对其他人生方式有任何偏见,但是我知道这些不是我想要的。
我就想去过自己愿意为之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方式,而不是过得不死不活。
所以,我要成长要发展,根本目的……
梦想?愿望?理想?
现在基本已经不对这些词有什么感觉了,因为越来越发现未来不可及,能想能做的只有眼前。
11,确保始终拥有活力和受众
在系统中,其实这就是健全反馈机制,学习成长的成果运用于实际,是否具有价值,是否有受众,只有不断得到正面反馈,才能更有活力和动力走下去。
12,内忧外患,自身的矛盾,外界的冲击
一个人身上是有许许多多因素的,好的坏的。
同样,外界的因素也是繁复的,好的坏的。
成长肯定是有阻力的,所以需要解决“内忧外患”。
简略列举一下,自身的矛盾,拖延懒惰,注意力不集中,信念不坚定等等。
外界的因素,环境影响,时间,亲人朋友的建议,生活压力,经济压力,身体压力等等。
13,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这一点就不必多说了,大多数人只有等到病倒在床上才会对此有深刻的体会。
无病的时候,不顾身体地压榨潜能,熬夜,不准时吃饭,透支身体……
甚至你可以不必成长,只要身体健康,你就可以开心快乐。
身体健康是那个“1”,而其他的所有东西,都只是“0”。
14,系统之下子系统,全面监管控制。
并不是所有的子系统都是正面的,有的子系统是负面的,同时也具有存在的必要性。
比如自我身心放松。
这个对成长没有直接的作用,但却有间接的推动作用。
一张一弛,才能走的更远。
比如情绪的多样性变化性。
情绪是很难控制的,当不良情绪出现了,又该怎么办?
比如意外情况,冲击事件的突然性。
遇到这样的事,又该怎样从容应对?
15,一起成长,多人多方法,兼容并包,共赢,谋求开放创新发展前景。
众人拾柴火焰高。
有交流就有碰撞,碰撞产生火花,火花激发新的想法。
有交流更具有实际性,一个人往往有很多局限性,多人一起,可以走出很多误区。
结合众人优点出色之处,一起互利共赢。
在交流碰撞里谋求创新。
16,个人成长的精神总和
这个,就是介绍成长意识形态,包括成长的推动力,来源,目的,核心,理论等等。
在现在这个学习资源丰富的环境下,很多人缺少的,已经不是学习资源,而是准确的定位,对自己的,对学习方向,学习资源的定位。
意识形态是极不容易阐述清楚的,每个人都有各自独特的经历和认知。
只能用更普适化,更具有公约数的方式来阐释这一问题。
或者进行个体性独特性指导。
17,使成长力提升
有效运用意识形态的领导,结合实践,使意识和实践更具有价值,并不断改善优化,让成长力不断提升。
18,以上,是坚持和发展个人成长系统的基本方略
对于成长系统的完整性和生长性有了个大概的蓝图。
是意识形态上的领导。
19,总结。实践,理论创新没有止境,必须在理论上跟上时代,不断认识规律不断推进理论、实践、制度、文化的创新
个人生活实际是成长系统之母,实践是系统之源,善于结合实际,勇于坚持梦想!
牢牢把握住这一核心,成长之路就不会走偏走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