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西安的人都会见到这样的下水管道盖子。这是在大雁塔的侧面一个小广场上,我一个人走累了,坐下来小憩,很闲地看着广场上成双成对地跳交际舞的人,这些人中不同年龄段的人都有,节奏很慢,人很热情。我四下闲逛,好奇地看到这个管道盖子。不由得大发感叹:西安真不愧是古都。虽然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场景不复再现,但“红尘白日长安路,马走车轮不暂闲”。可能也正是如此,这个盖子上才有裂痕。
西安实在是太老了,从历史的烟云中一路走来,她的身上笼罩着太多的传说。如周幽王为博爱妃褒姒一笑,登西安东郊的骊山烽火台,乱点烽火以戏诸侯,最终酿成亡国之祸,只留下“一笑倾城,二笑倾国”的典故。西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让那些耳熟能详的著名人物、市井习俗、诗歌词赋,很轻易地就从千百年前跳将出来,成为迎面而来的风景。你瞧,一生叱咤风云的秦始皇,尘埃落定之后便安葬在西安市东面的临潼区境内。而著名的“文景之治”,就是躺在北面去国际机场的路边那汉阳陵里的皇帝佬儿干的。或许,在暮鼓晨钟里,你还能够依稀看到从西天归来的唐玄奘正在大雁塔里译经习佛……西安是一个角角落落都充满神秘的城市。
这个城市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气息 ,记得我的历史老师曾经说过,在西安的每一步都能听到历史的回声,而从这个“开元通宝”的下水管道盖子上,我似乎就听到了苏轼弟弟苏辙对它的赞美。至于为什么要用这个钱币的外形做下水道盖子,我猜想,可能是由于设计科学,开元通宝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唐代以后,我国的方孔圆钱多以通宝、元宝相称,亦即宝文钱的开始,它的文字、重量、形制成为后世铸钱的楷模。如五代的周元通宝、宋代的宋元通宝都模仿了开元通宝的文字形制,日本、越南、朝鲜钱制也受到开元通宝的影响,而通宝的称谓也一直沿用至近代。
小小铜钱,外圆内方,蕴含了国人几多的为人哲学,而铜钱背后,更是见证了几多历史变迁。 今天,我们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藏的一枚唐代钱币上承载的信息来追忆唐朝。这是一枚上世纪90年代在新疆伊犁征集到的铜钱,书有“开元通宝”四个字。“是唐朝时期流通的法定货币。”自治区博物馆相关研究员介绍说,它开创了钱币史上的新纪元,在我国钱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地位。
原来,在唐朝建立以前,社会上使用的钱币叫五铢钱,这种以重量为名的钱币在唐朝以前流通了八百多年,其间历经盛衰,大小轻重已无统一标准,即使隋五铢也有大小多种样式,至隋末战乱,社会上薄小劣钱大量出现,再加上前代周、齐、梁旧钱的流通,使得当时通货之状况极度混乱。
唐代李渊建国后,于高祖武德四年着手整顿货币,颁诏废五铢钱,改铸统一的开元通宝。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圆钱, 但以 “文”为单位,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量为一钱,而1000文则重六斤四两,这种换算是中国钱币十进位衡法的开始。
开元通宝还开创了书法家题写钱文的先河。“钱币上开元通宝四字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规矩中见飘逸。由史上著名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所书,书法介于篆录之间,极具美感。”这种书文之美,是后世所不能及的。《龙川略论》中记载,北宋的副宰相王安石询问苏轼的弟弟苏辙铸造货币事宜,苏辙说:“唐朝的开元通宝最好,现在很难达到了!”
开元,远去了的霓裳羽衣曲,似乎还在耳边回响,提示着我:我踩在历史和现代的交界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