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表妹给大家说的,是一部美丽的话题新片。
之所以美,因为它拥有光环十足的女子天团:
妮可·基德曼、克尔斯滕·邓斯特、艾丽·范宁……
不仅人美,拍的人也会拍。
摄影师是菲利浦·勒素,曾为王家卫《一代宗师》掌镜。
导演也是美女、才女。
索菲亚·科波拉,大导演弗郎西斯·福特·科波拉(《教父》《现代启示录》)之女,今年正好拿了戛纳最佳导演。
这么美的电影,不能没一个美的名字——
《牡丹花下》
The Beguiled
它翻拍自1971年唐·希格尔导的原版(那部可不叫《牡丹花上》……)。
原版《牡丹花下》豆瓣7.3,不过另一个武侠味的译名,可能更容易记:
《独行侠勇闯美人关》。
法国版海报上,有咱帅帅的硬派老爷,伊斯特伍德。
这可是他少有的一次,演风流猥琐男。
前后两部,都改编自托马斯·P·库里南的哥特式小说《The Painted Devil》。
哥特你懂的,就是恐怖小说鼻祖爱伦·坡那种黑暗调调的惊悚故事,而且往往还带点重口味和性元素。
正所谓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故事里的一堆男女,在一起做了一些成年人敢想不敢做的禁忌之事,暧昧的夜晚,春心萌动中又暗藏杀机……
呃,怎么让表妹想起了《聊斋》。
不过这次,科波拉拍的故事,不惊悚,也没什么性幻想,反而有着浓浓的青春味。
直接从《聊斋》整成了《红楼梦》。
故事说的是——
南北战争时期,美国一所与世隔绝的淑女学校里,住着“七仙女”。
院长玛莎(妮可·基德曼 饰),女教师埃德温娜(克尔斯滕·邓斯特 饰),还有五个貌美如花的女学生。
本来过得好好的,外面打仗也和她们没什么关系,但谁叫老天给她们发了一个受伤的军官。
约翰,年轻又英俊,让七位单身女性几乎同时,对他心生爱慕。
《苏州河》里有句台词:
两个不相识的人坐在了一起,然后呢?
然后,当然是爱情。
但当一男七女坐下来,那就不是爱情,而是……
嫉妒。
这个花团锦簇的场面,你应该能从里面闻出火药味吧——
但约翰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小鲜肉。
要表妹怎么描述呢……
总之,他遇神杀神,遇佛杀佛,从御姐到小萝莉,全都搞定了。
看到这里,你才发现电影名翻译得好。
牡丹花下……死!
呵呵,想美色兼收,代价可是沉重滴。
此后,妒火中烧的七个女人,开始对约翰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性报复。
虽然约翰没死,但受那个罪痛的啊……
男毒饭请自行发挥想象。
听完故事你是不是觉得,这是一部可以快进看的电影……只看美女动作戏?
恩,美归美,科波拉也拿了戛纳最佳导演,可到现在为止,豆瓣口碑只有5.9,都没及格。
要知道,玩宫斗咱可是老祖宗。很多观众看了都说:
这……哪有咱《甄嬛传》热闹?
@Yolanda:非常想推荐科波拉看一下《甄嬛传》
@仲山奥理:看完了就知道科波拉没看过宫斗剧,你就先把《金枝欲孽》恶补了吧
不止中国观众,其实在少看宫斗戏的老外眼里,这戏也有缺点。
有外媒说,《牡丹花下》是一次失败的改编,比原著差远了。
首先,浓浓少女风,不可信。
还记得表妹前面说的“同时”么?
七女同时爱上约翰,可里面的女性大到40岁,小到12岁(是啊九年制才读完),却因为一个男人,同时迸发了激情和仇恨。
好假。
原版里可不是这样——有几个女学生从头到尾都讨厌约翰,不上他的套。
而且爱就爱吧,出发点总归不同吧?有的出于性,有的是想结婚,有的只是好奇禁果什么味道……
结果呢?
面对约翰,她们全都一张花痴少女脸,争风吃醋起来,完全不讲代沟。
比如这场戏。
烛光晚餐时为了向约翰献媚,这七女居然玩起馅饼争功。
对白就别提多玛丽苏了——
A女:我做的苹果派,希望你喜欢。
B女:是用了我的配方吗,艾丽西亚?
C女:苹果可是我摘的。
什么也没参与的D女:……苹果派也是我的最爱呢。
什么也没参与的E女:……幸亏花园有足够的水源。
讲真,这些心机婊的level也太低了吧!
按科波拉的说法,她其实想脱离社会视角,单纯地审视女性。
好吧,但女性应该不止一种类别,这戏里,全是假少女。说它《红楼梦》,感觉是侮辱了《红楼梦》。
表妹其实很喜欢纯爱故事,可纯爱到这份上已然靠不住,必须指出外媒眼中它的另一罪:
脱离社会视角。
原作最值得称道的一个角色,黑人女仆,被凭空拿掉了……(原版《牡丹花下》有个黑人女仆叫海莉)。
在老外眼里,这叫给奴隶制洗白——
截图来源于美国知名网络杂志《Slate》
这么看重这个黑人女仆,是有原因的。她和其他爱慕约翰的女人,的确不一样。
当其他女人都要给约翰上私刑,她反对。
当约翰拿着枪逼她上床(据说可以驱霉运),她也反对。
去跟死人上床吧,除非我死了!
一个黑人奴隶,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冷静地表达着女人的权利。
一个小角色,通过并不重的戏份,却牵引出了奴隶问题、男女平等甚至伦理宗教。
但新版可能觉得这些都过时,所以很帅地在开头就说:
“仆人们已经走了。”
好吧,大导演的女儿,也许视角的确不同。
可惜,她每一次任性地砍掉背景,口碑都不太好——
《绝代艳后》她拍的,豆瓣6.7,邓斯特扮演不作不死的妃子玛丽。
科波拉删掉了宫廷斗争戏,一个劲地拍华装丽服、以及糜烂的情欲人生。
但口碑……
再看《珠光宝气》,豆瓣5.1,本是一个有看头的真实犯罪故事,隐喻底层人的美国梦。
里面有黑帮,有移民,有少年的残酷青春。
结果,科波拉把底层给掀了,让墨西哥移民从故事里通通消失……
《珠光宝气》剧照
看得出,科波拉一直在找,属于自己的独特创作感。
找了十年,看评分就知道,她还在路上。
但在表妹看来,科波拉也是有优点的,她够特别。
和她爸不一样,她老爸擅长大时代大故事。
但她不太喜欢围绕现实,比起社会、政治、人群,她更关心私人的情感细节。
表妹甚至觉得她有一点早期王家卫的影子。
特别适合制造真空,不管是真空的爱、还是真空的情欲与刺激。
记得么,她的代表作之一《迷失东京》?
那就是一个不太需要背景、不太需要配角的故事。
一个西方人眼里陌生的东方都市,一位寂寥麻木的大叔,和内心充满奇妙念头的小姑娘。
他们在异乡碰面,相逢却并不欣喜,陪伴却治不好失眠……
明明是两个人的小故事,却好像在指出我们每个人,类似的中年危机和青春迷惘。
这部戏里多的就是科波拉式的,各种拿捏得恰到好处的小暧昧。
那种小暧昧,科波拉觉得,只有年轻人懂。
年轻女孩是我的观众。
截图来源于美国知名网络杂志《Slate》
奇怪,现在回想起这部老片,和表妹上学时看的感觉差不多。
它一看就没发生过,所以好像也并不过时。
当科波拉无情地抽离掉时代背景,丢开沉重的社会感时,也许她想寻找的,就是一种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懂的私人体验吧。
所以下次,拜托别拿那些大背景题材开刀了。
你不需要南北战争,不需要绝代艳后,反正你又不关心它们。
不如干干净净地,好好讲你的私家小故事。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表妹都说到这份上了你还想看……那去电影首发站找汁源吧
编辑助理:日以继夜的四百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