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就是看自己,从书中看到的是内心的映像,这本书的作者很纯粹,使他的文字像一面镜子,照出人的内心。
综述
1.翻译简直了,离预期太远
2.过几年,再看一遍
先说问题,中文译本众多,先看的电子版(未注明译者),语句多有不通,实在太无感,于是从第二篇换了纸质书,仲泽译版,更多晦涩难通之处,不得已对应电子版一起看,真是费力,若是精力允许,不如读原版了。
这是一个有趣的大脑,丰富,独立,执拗
写到他在湖边的生活,四季的景色,那么多细节,自然的美好,这需要一颗多平静而纯粹的心,才能去发现那些藏在水面下,湖岸旁的美景。
看着他的文字,反思自己,然后反驳他,像是这样做才能完全懂他的意思,像是这样做,才如他当初写下这些文字时的所愿
一个有趣的事,语文课上我们总会去学习一个古诗词作者的生平,好去更贴切的理解到诗句或是作者的情感,这书也在前言中详述了作者生平及性格特点,让人一下子明白,他为什么要这么表述——在这部书之前,我是不爱看前言序之类的,因为大都是已读过的人的一些感慨提炼,感受千差万别,很影响对书本身的阅读感受。少有带着读者去了解作者——也有许多书的作者本身就没什么好聊的。
长久的不读一本大部头是有问题的,习惯了短小精悍的140字阅读,习惯了大量的爆发性的各类信息的便捷摄入,就像吃惯了饕餮盛宴,不再习惯温一碗白粥细细品啜。想念当初,一口气啃下一部书的专注。
这本书更多的提醒我,距离之前的我,有些事情,退步太多了,太久没有停下来审视自己,也太缺乏审视的角度,有些个我,自己都很久不见了。
曾经那样的我,是为什么而执着存在呢,如今的我,又是为什么而成为如今的我呢?
太容易有疑问,又太容易下结论,着急解决问题,最终是徘徊不前。执迷于某些人或是物,都是画地为牢,困住自己,执迷于某些思维,更是如此吧,我还是放过自己,没有答案就再走的远一些,交给时间,终究会水落石出。那时,结果如不如我所愿便也知道我到底是想要什么的了
我们习惯了吃加工食品,罗辑思维融了好几轮并还在壮大;在现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知识,仿佛也要精中选优,一本书浓缩成一段话,一段人生经历剪辑成一个短片。从一本书里提炼属于适合自己的知识点的能力还在吗?仿佛我还在校园,更愿意自己归纳总结知识点。更贴合自己思路。
有点羡慕军队的人们,他们在这浮华世界划出来一小部分,属于他们的单纯和复杂。没有归属感的社会人。像在洋流里漂浮的扁舟,只能随波而动。所以人们趋向寻求组织,粉丝会,读书会,等等。没有作者那般强大的精神世界,所以还会在这世间飘零,待我白发苍苍,愿话题除了子女,还有更属于我自己的东西。
用水和冰来比喻感情和理智,真是妙啊。馊掉的水和依旧清冽的冰。可是您没想过吗?您也是感情在支配写下这本书,书里的种种可没什么理智可言。亦或者,感情和理智,却没有水和冰那么界限清晰吧。
看完整本,屋里只有落日余晖,借着残留的一丝光亮,给出整本书作者相对平和亲切的一段话,作为收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