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今年刚毕业,最近来南京打算扎根,于是开始找房子,我就帮他多留意了些,而后在朋友圈发现一初中校友发的有关租房的消息,我就私信了他,一问,一百八十平,月租一万八,房子地处奥体地段,就同学那话就是能够看到奥体里面,明星开演唱会还有球队过来都住这边,想象一下,好像很牛逼的样子。我笑说了句租不起,而后我们就扯别的了。
其实原本我是一直在慨叹这房租这么贵,有人租吗,答案显示是有的,而显然不是我们这样的小小工薪阶层。就像之前跟小伙伴去逛小型的家庭鱼缸店,我们当然是去看小鱼的,随便一看一个一米不到的鱼缸都是几万,姑娘们几个撇撇嘴,真尼玛奢侈,没错,对于我们这样小小的工薪阶层,真是奢侈,但会有人买得起,而且只会比这个更贵。
我说这些事情,不是为了说我们是怎么样的穷,这个世上,比你有钱的,有能力的真的是太多太多,我们这些小小的蜉蝣也许一辈子的努力挣得资产都不见得比得过有些人十天一个月的收入,那我们活着就没意义了吗?不是,挣多挣少没关系,关键是你的消费要跟你的能力足够匹配,那样才有意义。
这让我想到最近身边结婚的朋友越来越多,结婚大家都说很烧钱,因为要买很多东西去纪念那些所谓的仪式感,比如房车,比如三金、钻戒、衣服包包,房车姑且不谈,就这三金衣服包包系列,买的都是比自己单身时买的好很多倍的那种,其实无可厚非,结婚嘛,人生大事,那什么当然都得按照大事的标准来。有些条件好的都去国外采购,找专门的设计师设计婚纱,婚戒之类的,“有钱就消费,消费了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带动社会的进步。”这还是一个初中小朋友跟我说的,我也觉得很正常。
但有些时候,不免也会听到一些令人咋舌的想法和言论。我看过身边好几个小伙伴从准备婚礼开始,小两口就拿出自己仅有的积蓄去找婚礼策划,拍婚纱照,订制喜糖,这原本在很多人眼里看起来应该是全权交给父母包办的,但俩人却没有,能自己出钱的都是自己出的。我挺佩服他们的,也打心眼里赞叹,开始想着默默要不要开始攒个自己的婚纱钱。
而另外有一边感叹结婚烧钱太多,这个要买那个要买的,一边疯狂购买,原本自己一直想要一个好的包包,自己没买,说正好趁着结婚买,说现在不买,以后结了婚就更没有理由要买了,难买了。这话让人听着怎么听怎么别扭,结婚倒像是一个向长辈无限索取的好机会了,结婚倒不是成为两个人两个家庭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形式了,反而有点像可以正大光明的向爸妈或者向对方爸妈要东西的机会了。
似乎现在办婚礼很多都是父母包办,房车父母的,酒席父母的,买那些三金,钻戒父母的,不是说不行,每家都有每家的生活方式,人父母愿意我们管不着,而且中国人父母都是这样,孩子的婚姻大事可算是操了一辈子的心,也耗费了一辈子的积蓄,很多娶了个媳妇不说倾家荡产,但积蓄耗光的大有人在。
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物质了,我们都说人从恋爱到结婚都会变得物质,情感就会变得奢侈。以前我也觉得过分追求物质并不好,但现在觉得,追求物质其实不是坏事,关键是你是怎么去追求的。你可以追求物质生活,但不要变成物质的奴隶,变成物质的人。
用小伙伴的话说,物质是什么?靠自己能力换取的物质享受,那不算是物质,那是一种本事,你有多大能耐,就买多少东西,我能买,不靠别人买,不管买多少东西,贵不贵,好不好,那都是自己的能力所置换而来。而物质的人,更多的是一种索取,不停的索取,自己能力不够,就用羡慕嫉妒来凑。所以没少看到那些因为结婚买东西买的不到位而分崩离析的。
结婚买东西只是一点,折射的其实只是一种消费观念和金钱观念。这么说吧,你一年能挣个十万,你买个一两万的包包,我觉得很好,但你一个月月薪两三千的,你买一个四五千的包包我觉得挺累的。因为我曾看过那个看着别人都有了网红包包后,自己咬牙买了一个后,一直舍不得用的,每次用完还小心翼翼的装起来,里面都不敢塞太多东西,时不时擦一擦,无比珍爱,刮风下雨都先得给它裹起来,后来舍不得舍不得,网红的包包过气了,她的包还是新的,却再也没有拿出去背的欲望了。也曾因为看到别的小姑娘各种化妆品、爆款口红买买买,怕被别人比下去,所以一个劲地去采购的人,却依然舍不得用,导致后来水乳过期,都没用完。听到这里尽管有些不可思议,但这确实是真真实实存在身边的例子。
就像那些结婚,一个劲地为了买而买,别人买的是这个戒指,我也买,不看适不适合,也不看自己喜欢喜欢,只知道这牌子是大家都知道的,所以我也买,结完婚发现,原本没什么实用性的戒指更没有了意义,甚至还会有些懊悔当初为何买了这么贵的一个戒指。就像很多人买得起别墅,买得起宝马奔驰,却住不起,开不起是一样的道理。买东西可以,但别买那些你舍不得用的东西,你不舍得,归根结底就是你的能力还没能够与你的消费观念匹配,简言之就是你还用不起。
这让我想到一个小伙伴第一次给自己买包,算是个小奢侈包,包容量很大,自重很轻,延续了欧美大牌包没有分层的设计习惯,那次出远门,因为要在外过夜,我亲眼看着她把很多护肤品,女孩子出门要带的一些必带的用品都装进了包里,包里在我看来着实够乱的,但用她的话说就是,百搭耐用,即便磨了好几年,保养后还是有八成新,耐用,实用并且兼具颜值和匠心的东西才是值得我们拥有的。这个观念令我印象深刻,买的东西,正是因为它好,所以我们才要不断拿出来用,狠狠用,狠狠磨,用的越狠,越能对比出什么是真正有价值,适合自己的东西。
说到底,我们消费正确的顺序应该是,买东西,首先是为了实现自我满足,取悦自己,其次才是为了给别人看。除了那些本身就是为了被观赏而存在的物品,大部分东西的价值需要通过使用它去实现,如果没能够好好享受使用的感觉,那就说明不符合你的价值取向和生活习惯,这样的消费方式,不要也罢,苦了自己,还被别人笑话,真是得不偿失。
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有什么样的能力,你就该有足够与自己相配的消费观念,那样你才能够好好对待你的物品,好好去使用,真正发挥它的价值。当你以这样的态度去消费,你的眼界会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宽,冲动消费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也会逐渐降低,渐渐也就难以被潮流所左右,最终活成自己的样子,活成自己,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