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对母子火了,明星朱雨辰和他的强权妈妈,他们出演了一部叫《我家那小子》的真人秀。在真人秀里,妈妈对孩子是各种包办和控制,早上4点起来给孩子炖汤,孩子的每一个女朋友都被干涉没有下文,以至于他和姐姐至今都不敢踏入婚姻,视频一播引发了很多争议。
这种亲子关系正常吗?很显然,是有问题的。一个成年人却依旧被父母当做小孩,被父母控制和压抑,怎么能不出问题呢?孩子对婚姻恐惧,对外界反叛,对自己不满等等,这些行为的出现,《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这本书告诉我们,其实归根结底都是原生家庭惹的祸。
由北京时代华文书籍出版的心理学读物《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作者是美国的苏珊·福沃德和克雷格·巴克。苏珊·福沃德是美国知名心理治疗师,出版了很多论著,比如《情感勒索》《中毒的父母》等等,在国内广受欢迎。
在做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苏珊意识到很多人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诸事不顺,为什么感到悲伤和愤怒,他们找不出原因,无力化解窘境,无法过上正常的生活。她认为这一切都是原生家庭给个人烙下的疤痕,这和著名的心理学论著《梦的解析》不谋而合,它们都将某些成人问题归结到了原生家庭的身上。
也就是说,父母以及是在我们孩童时代对我们影响最大,这是形成我们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遭到父母的随意对待甚至践踏,那么很可能引发成年后的诸多问题,比如不停地爱上渣男然后被抛弃、和自己孩子的相处模式很糟糕、对生活充满悲观情绪甚至抑郁、用暴力或者酗酒吸毒等方法逃避问题等等。
书中将这种不能和孩子正常相处的父母称为“有毒的父母”,而那些受到迫害不自知,影响自己生活的孩子称为“中毒的孩子”。
本书分成两大部分,第一个部分主要讲不同类型的有毒父母的行为模式,找出我们长大以后所有行为的成因。在这里,如果曾经受到伤害的,可以对号入座。比如碰到言行恶劣的父母,又比如碰到操控型的父母。
操控型父母在中国式家庭生活里面非常常见,有两种类型,其中一种是控制子女的婚姻,就如同朱雨辰妈妈的例子。
书中说,这类型父母,会把子女的婚姻当做一种威胁,他们将子女的配偶视为争夺子女感情的竞争对手,与之发生剧烈的战争,而子女为了兼顾两边的关系,往往就腹背受敌,父母的这些伎俩最后会引发夫妻之间的矛盾使婚姻走向悲剧。
而另一种情况是用金钱来操控子女,通过金钱来约束孩子的生活,支配孩子的情感。子女的独立,让他们觉得仿佛失去了身体的一部分。在这种家庭成长的孩子,长大以后可能就会对自己的,独立产生怀疑,不懂得分清自己的需求和父母的需求。
除了操控型父母,我们身边常见的,还有言语虐待型父母,也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谩骂侮辱,另一种则是披着幽默的外衣贬低孩子,比如父母会用一些诸如“小肥猪”“奇葩”“大笨蛋”等等的词汇形容孩子。
他们认为这些是无伤大雅的亲昵词语,但其实却会把孩子推向了自卑、不自信的另一端。因为孩子还小的时候根本就分不清父母到底是在开玩笑,还是在真的贬损自己,最后只能停留在字面理解上。语言虐待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严重损害了我们的正当自我认知,还会对我们的生存方式及成就价值产生必然的负面预期。
通过本书第一部分,我们知道父母对我们做了什么,那么我们能为自己做些什么,减少父母对我们的影响呢?
本书第二部分的重点就在于如何解决问题了,针对我们亲子关系中出现的各种情况,作者帮助我们一一揭开伤疤,再涂上药物,这些药物就是书中提到的自愈方法,让我们不再自我惩罚,打破旧有家庭模式。
《原生家庭:如何修补自己的性格缺陷》提到了一些非常有效的策略,比如非辩护性回应、角色扮演、直面对峙等等,它能让我们了解自己的真实情感,重新来界定自己,不因为对方的情绪影响自己,表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现与父母相处的新模式,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修补自身的性格缺陷。
本书不像其他心理学书籍,它不一味追求高深的心理学论调。为了使读者能够对书中出现的心理学概念更好地理解,作者运用了大量自己在行医时遇到的病例。这些病例都是未经修饰过的真实案例,贴近生活,具有代表性,所以非常值得一读。